卡特先生是一名黑人机械师,年轻时的梦想就是成为历史学的教授。但在参加了市立学院两个月的培训学习后,因妻子怀孕,作为一名年轻黑人,一贫如洗又拖家带口。迫于家庭生计的需要,当看到一份待遇还不错的工作时,他放弃了学业成为一名机械师。历史学教授成了他45年来挥之不去的痛。
卡特先生非常博学,无所不知。妻子维吉尼亚深爱着他。他们陆续有了三个孩子:老大罗杰是税务律师,老二李是工程师,老三瑞秋是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孩子们陆续的有了自己的事业,儿孙满堂。一辈子都在为家庭他人隐忍付出的卡特在岁月的消逝中越来越觉得生活没有了方向更没了趣味,他甚至牵怒于妻子。
爱德华.科尔先生喜欢结婚更爱单身生活,一生曾有过四次并不太长的婚姻。他一生追求事业的登峰造极,用他的话“唯一成功的婚姻就是和事业的结合”。
爱德华.科尔掌管着全国各大医院的科尔集团CEO,声名显赫,富可敌国。他个性张扬、专横自我,脾气暴躁,很难听取不同的意见。
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对医院的人员及服务质疑声充耳不闻。在他看来医院不是温泉疗养院,他坚持“一室两床,无一例外”。他喜欢喝一种世界上最贵的名为“鲁瓦克”咖啡。吃意大利托斯卡纳美食。他没有信仰,不相信爱。
由于罹患癌症,卡特与爱德华.科尔共处一室。可想而知两个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人在一起,起初彼此会有多少摩擦。
爱德华说卡特呆头呆脑,和他呆上三个星期他会死去。卡特总有妻儿等家人探望,爱德华却说出“作为一名公众健康专家,我认为被探望者烦死的人远比病死的多”论调。
慢慢地,卡特给爱德华讲咖啡的来历。两个人交流病情,谈各自的境遇,得意的,伤痛的。共历感知病痛的折磨,共同打牌消遣,共同探讨自杀。探讨病患者的五个病程:拒绝、愤怒、妥协、沮丧、接受。
因为感同身受,因为同样罹患绝症,同样面对6-12个月的死亡的召唤,话多的爱德华爱评论爱讲话,当然也需要听众,博览全书的卡特也总能适时对答如流。60多岁的两个老头开始彼此需要。
爱德华一直好奇卡特总在纸上用心写着什么?直到捡起卡特扔在地下的纸团时,才发现了卡特的心愿:大一的时候,一个哲学教授布置了一项人生前景规划的作业,也就是“遗愿清单”。也就是将此生想做的事情做成一个清单,到临死时看看完成了多少?
爱德华看到了卡特在病中的遗愿清单: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笑到流眼泪。这份清单让爱德华异常兴奋,也在上面又添上自己清单;捕猎;跳伞;亲眼见证奇迹;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刺一个纹身等。并同时添加了卡特的清单:开福特野马350跑车;去神山-喜玛拉雅山等等。
爱德华提议并说服卡特:由他出资在生存期内一起完成遗愿清单中的内容,不再坐以待毙。最终,卡特平生第一次尊崇了自己的内心,抓住了机遇。他们彼此帮助彼此成全。
卡特的决定当然地受到身为护士妻子的反对。但为妻子和孩子已经奉献了45年的卡特,这回决意要给自己一些时间,为自己活一回。
说服力及执行力极强的爱德华,带着卡特开始了清单计划之旅。旅程中一路的美景伴随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合而不同,挑战人生极限,坚守底线,完成着各自理想中的生活。
爱德华实现了刺身的人生目标。他们像年轻人那样开着跑车兴奋的飙车,他们在草原上大声歌唱,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神奇的中国长城,还有心中的神山喜玛拉雅山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艾米丽是爱德华深爱的女儿,因看不得女儿被老公暴力欺负而动用黑道力量将女婿打跑。女儿因此忌恨他,对外声称“爸爸死了”。作为父亲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言行遭到的误解和不满后悔过。
父女情断成了他心底不能触碰的禁区,从不低头的他不愿向任何人展示他的脆弱。这份苦痛静静的存放内心深处,看似无关却一直占据心灵最重要的位置。
一路走来,卡特也看清亲情爱情的真相。爱德华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回来不久卡特就在安祥和满足中离开了人世,也帮助爱德华打开了心灵,与女儿冰释前嫌,也亲吻了世上最漂亮的女孩—可爱的外孙女。
片中的对话幽默诙谐,在这么沉重的话题面前,总能让人会心一笑。
特别是随心所欲的爱德华,有时飞扬跋扈,有时又像调皮任性的孩子。有疾病面前的脆弱无力,也有实现计划清单的激情四射,乐观活力,几任老婆也成了他日常生活的调侃对象。一个60多岁的老人如此面对清晰预见的生命着实令人感动。
爱德华教会了卡特如何爱自己,卡特教会了爱德华什么才是真爱。他们互相影响着改变着。他们共同把遗愿清单上的项目一个个完成划掉,最终也创造成就了生命的奇迹:爱德华81岁去世。
影片中两位老人相扶相持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情节非常简单,但因为著名导演的处理,两位影帝的出演使得这部影片在一片“否定”声中依然不断鼓舞激励着人生路上找不到意义的青年、中年、老年人。
影片的精妙在于卡特是66岁死亡的,而爱德华却创造了医学和生命的奇迹活到了81岁。而先逝的卡特是整部影片的叙事者。可以说这部影片是来自天堂的声音,是灵魂的诉说。
“人活着就是为了某一天死去”也许无法预知死亡,可人终将一死。面对死亡,如何活好当下就是永恒的课题。也许唯有敞开心灵,拥抱当下,尽量减少或避免生命中的遗憾才是对生命终结最好的报答。
如季羡林大师所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过得幸福,过得美满,过得祥和”。
45年也只是一转眼,青年时期珍惜时光,寻求价值;中年人尽心力完成责任与使命;老年人顺其自然,颐养天年。这是我对生命各阶段理想的定义。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寻找思考不过就是,生命中有没有快乐?这一生,有没有给他人带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