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听到身边的家长抱怨学校中体育训练强度太大,孩子回家喊累时,总会想起自己那个在道馆里度过整整一晚的孩子。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呼吸粗重却目光坚定,反复练习着每一个动作,不喊苦也不退缩。那一刻,我心中既心疼,又深知这一切的值得。
如今教育节奏越来越快,学业与运动之间的天平往往难以持平。孩子的时间被功课、考试和才艺班切割成碎片,眼睛离不开书本与屏幕,身体却久坐不动。若长期缺乏锻炼,不仅体质下降,更会带来心灵上的倦怠——那是一种难以通过睡眠驱散的疲惫,一种对事物逐渐失去兴趣的低能量状态。运动与学习,本应相辅相成,而非彼此争夺。
我从不期盼孩子未来必须功成名就、大富大贵,但我由衷地希望他能够身心健康、精神明亮。
没有良好的身体,再辉煌的成就也难有真正的归属感。因此,在他尚且年幼、我尚能陪伴引导的年纪,我选择刻意培养他的运动习惯。不止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更是为了让他从小理解:运动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能量的积蓄;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生活的重要组成。
每一次跑步、每一次跳跃、每一晚在道馆中的坚持,都是在为他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不仅是强健的体魄,更是坚韧的意志、释放压力的能力,和一颗始终向上、不畏困难的心。
唯有体魄强健、身心平衡,他才有可能在今后漫长的人生中,稳健行走、始终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