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不算太好, 有点灰蒙蒙的, 应该是近期最后一次走在黄埔区的这一段江边, 12月的黄浦江, 冷飕飕的。心里曾无限次的憧憬这一段时间的到来, 但从收到offer, 到快要离职前, 却又没什么感觉了。更多的是对未知的一种担忧, 一种忐忑。也难怪, 在一个地方待了10多年, 由一个毛头小伙成长为一个中年大叔, 早已失去了当年挥斥方遒的心性, 更多的是一种沉稳, 和一种感受到中年危机处处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
至于这次离职, 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在一个公司待上10多年, 往往会被视为是一个异类。 和前同事聊天, 开场白无非大同小异的, 啊, 你还在原先那个公司? 又或是被猎头问起你怎么可以在一个公司待那么长时间的, 每每此时, 总是很尴尬的找话题错开这个问题。但其实内心无比的郁闷。每天头天上充斥着多如牛毛的中年危机推送, 以至于虽然生活中并未真正发生的事情, 却总感觉它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触发。
和领导又或是HR聊起离职原因的时候, 虽然知道这只是一个例行的流程, 但还是不免吐槽公司对大龄员工的不友好, 一个在公司辛辛苦苦工作了10来年的老员工, 真的是没有功劳, 也有苦劳。为什么在项目中工作仍然要被老板找谈话, 言语中能很真切的感受到的不友善。所以离职并没有对公司或是项目的留恋。至于同事, 10年了, 人来人往, 认识的, 往往定格在一封farewell的邮件中。熟悉的, 会停留在你的好友圈中, 乐意了, 不时的回个消息, 还能聊上两句, 但大多数时候只是看看。只有聊的来的, 才会季度又或是年度的出来搓一顿, 可以肆无顾忌的聊聊过去的林林总总。我是近10年来最后的一个了, 有个当年的朋友离职的时候发了一封信告诉我, 当年入职的那一拨小伙伴就只剩下我了, 又是一个大写的尬字, 不过这倒是一个和朋友聊天时候自嘲的好段子。
很久前就萌生了找工作的想法, 已经早到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了, 或是源于某个同事的离职, 又或是源于那次和老板的谈话。每有一个熟悉同事的离职, 总是想下次是不是可以轮到自己了? 每次碰到开年会, 也总是想明年是不是就可以不在这里开年会了。但想归想, 总是要干点什么才能使自己离目标更近一点, 于是乎三年前开始了跑步, 一年前开始在地铁上读书, 并且已经很久不再看电影, 不再看美剧, 不再看NBA, 甚至不再打篮球。渐渐的发现生活里面其实也可以不需要电影美剧甚至NBA, 不再熬夜, 改为早起。慢慢的做一些自律的事情, 每次都是天黑着的时候起床, 也是天黑着的时候跑步。但终究是年纪大了, 真正的机会在坚持了很久的时候才到来。
在寒风中走了个把小时, 走到尽头已经没有路了, 我想到这里也就可以了, 做好自己, 新的一年, 从新的公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