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棒棒糖,没有娃娃机,没有冰淇淋,没有这个年龄段不该有的物质诱惑,对娃来说并不是少了见世面的机会,而是多了见世面的机会。
去运河广场玩水。
头戴遮阳帽,这是娃最近的大爱,每次出门必戴。帽檐拉低,英姿飒爽,真像一个要去征战绿茵的高尔夫球手呢。而另一个同时买的宽边圆遮阳帽,我们还特意选了宽大一点的防晒,娃却从来不戴。
手里拿着呲水枪,应该叫呲水筒吧。因为它就是一个气筒形状,往外拉吸水,往里推出水。运河广场在运河边上,最不缺水,广场内设计了两个面积宽大的浅水池,这就成了孩子们的嬉水乐园。一个个手里拿着水枪水筒,吸满了水,天上,地上,树上,草地上,水面上,湿漉漉的,都是孩子们的袭击目标。甚至给滑板车,池边提醒安全的铁牌,都提供了免费保洁服务。
“别对着人呲。”大人们不断提醒着,可还是避免不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孩子们玩起来太兴奋了,或者说还是新兵蛋子。枪在他们手里总是“走水”,指哪打哪不是他们要完成的训练目标,打哪指哪才是他们无所顾忌的游戏准则。
每次给水枪吸满水,娃拿过去就要开呲。一次呲到一个小哥哥的屁股上,那个小哥哥也不大,气的跟妈妈告状,妈妈很大度,没当回事。一次给一个小姐姐的滑板车洗车,顺带着给小姐姐洗了裤子,小姐姐二话没说,一点也不生气。
玩一会儿水,娃也该补水了。我们就找一片树荫,席地而坐,喝水吃东西,看云朵轻轻漂移,看游人来往穿梭。
要是太阳太大,就把娃带到旁边的游乐场去避一避。在那里,娃看了一圈,指定捞鱼。熟门熟路了,娃自己就过去拿一个小水盆,一个小水桶,开始舀水。充气鱼池周围围了好几个家长,都在帮忙捞鱼,鱼儿惊吓逃窜,速度如利箭一般,左冲右突。再厉害的狐狸也逃不过好猎手,何况家长们又处于上帝视角,小鱼落网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我也捞了好几条,娃却不感兴趣,只一个劲儿的在池子里舀水。我才明白,原来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是在玩水。于是,我们把鱼倒进池里,带娃去玩了玩旋转木马。
运河娃是运河的吉祥物,是一个水珠,又像一朵水花,活泼可爱的形象,深得娃心。娃眼尖,不论是广场的运河娃小雕像,还是马路边上宣传栏里运河娃图像,娃都能一眼看到,高兴的大喊:“运河娃!”
去图书馆看书。
现在的住处,与图书馆仅隔两三百米。图书馆窗明几净,满室书香,让人一踏入就能安静下来,沉下心去读一本好书。连我家两岁的娃都受到这浓厚学习氛围的感染,不吵不闹,稳稳当当坐在椅子上,听妈妈讲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口气看了十二本绘本。待要翻开第十三本,图书馆工作人员说要闭馆了,才合上书页。
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动物形象,在娃的眼睛里,耳朵里,心灵里,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留下了印象,书香缭绕,就在一点一滴中滋发出富有充盈的内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贴近自然和远游心灵,就这样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