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小时候家境比较贫穷,上学时经常受到他人资助,所以很小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公益心种子,自己有能力后,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
所以今年闺蜜力量组建了蜜公益后,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小蜜蜂。我们蜜公益的项目也很多,有减塑打卡、每周一素、图书漂流、环保时尚、绿色育儿。
这不在4月的图书漂流活动中非常幸运地交换到了灵魂插画师LING的《人间便利店》,收到书后迫不及待的花了2天时间看完,这真是一本值得自省的好书。
本书主人公古仓惠子,三十六岁,至今未婚,大学毕业后没有就业,选择在便利店兼职打工,一做就是十八年。来来去去惠子送走了很多店员,就连店长也换到了第八任。她每天吃便利店卖的便当,每天听着收银机发出的咔咔声,每天看着干净的店面,每天说着“欢迎光临”迎接顾客,每天过着这样平静的生活。惠子的家人、同事、朋友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只有惠子知道,一切都在变,只有一直不变的便利店才能给自己安慰。
突然一天,新同事宅男白羽闯入了自己的生活,“你这样活着也太奇怪了吧?”他说。惠子开始思考,难道自己的人生,是畸形的吗?
带着这样的问句去看了这本小说,最后小说的结局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惠子会通过思考,最后离开了便利店,开始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但实际是惠子确实辞职了,但是最后又感受到了便利店的感召,觉得便利店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地方,又重新回到便利店工作。
虽然出乎意料,但确实设计很妙,因为这个结局给了人们很多深度的思考。
一个36岁的大龄未婚女性,在便利店兼职工作18年,在所有人眼里是一个“异类”,不太正常的“异类”,尽管她工作很专业、很有热情,比便利店任何一个正式员工、店长都专业和热爱,但是就是因为她未婚、不找正式工作,就显得格格不入。
有时觉得生而为人真的很难,既要做自己,又要满足社会的期望不成为一个异类。
这跟我们做公益很像,很多时候我们做了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不做公益的他人眼里却是异类,我们好像只有在“公益”这个人间里才显得正常。
像此次疫情爆发后,很多做公益的人都第一时间出来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但很多公众人物尽管做了很多事情,但仍然会被道德绑架,甚至会上升到法律责任。例如比尔盖茨,他的基金会将出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建设工厂,致力于开发新冠肺炎的疫苗。但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很多负面评价,有说是为了控制全球,有说是为了避税。
再比如我们蜜公益提倡的减塑活动,在做公益人的世界里,这真的是一件特别正常也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可是回到这个社会人间里,很多人就会觉得做作和麻烦。
为什么减塑活动很有意义呢?
据大多数科学家估计,每年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到我们的海洋中,而目前海洋中估计有1.5亿吨塑料。
这个数量相当于每分钟都一个垃圾车的塑料倾倒到海洋里。
而且这些塑料最终分解成小碎片后都会被海洋里的生物吞食,最终塑料又会回到人类的餐桌上,回到我们人类体内,就像之前我们羚羊小姐分享的一组图,未来我们吃的不再是食物本身,而是塑料。
其实我们每一个减塑行为都是在挽救自己的生命。
但形势尽管如此严峻,很多人不仅没有减塑意识,还经常对做环保公益的人嗤之以鼻,觉得做这样公益的人只是为了博取眼球而已。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小区一位非常有爱的妈妈,她也是我们蜜公益的一份子-空空,她一直在践行和提倡环保活动。像今年4月她主动发起社区捡跑活动,倡导垃圾不乱丢,垃圾随手捡,家长做孩子环保的榜样。晚间散步时候她带着小区里的家长、小朋友一起去捡小区里的垃圾。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多不理解她,觉得小区有环卫工人,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情,觉得她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企图。
可是当空空坚持下去的时候,质疑的声音还是有,但加入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空空的女儿在妈妈的影响下,也变得越来越有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创意比赛,最后一起共同协作,获得了比赛特等奖。
从空空的环保践行中,我感受到了她的快乐,一种做自己的快乐。
所以,如果你有颗公益心,那就在公益这个店里好好做自己吧,哪怕外面的人间世界觉得很异类,我们不要为了扮演社会所标榜的正常人,而一直过着模仿的人生。
Star from me, we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