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父亲大人
父亲大人名“志奇”,一生却平淡无奇,乡下人的质朴与辛苦写在生命里。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在半农半商中,等我完全懂事后,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辛苦”,一生中似乎永远在忙碌,忙碌着所有人的事情,大哥二哥是他一生中忙碌的焦点。
当然父亲对我也是深爱有余,一生中从未揍过我,即使是我小时候调皮捣蛋到气人,父亲也从未动过我一指,可以说是“慈父”。父亲也从未干预过我们的自由,我们弟兄的事情,父亲只问,并提出他的意见或建议,却从未强制我们谁必须一味听话,虽然有时候他也会生气,但最终的决定权父亲从未夺在自己手中……
父亲早年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在八几年的改革开放浪潮中,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我只有七八岁,对这段“辉煌”没有什么特别记忆及感觉,只记得家里当时很多干活的人。有好几年时间我都很少见到父母亲,他们在外面做生意,在县城有一个木材公司,这几年我和哥哥不是外婆在家照看我们,就是奶奶在家照看我们,好几个月也见不到父母亲的面总是常事。
后来做生意失败,记忆里父亲夜里总在和爷爷说话算账,总说欠人债,总有要账的人隔三差五上门,包括银行的人。我上初中时家里困难到极点,听说外债很多,爷爷病重去世又让债台更高,曾经有几十天家里断粮,母亲煮了许多赤豆给我吃,一连吃了很多天,家里才有父亲和哥哥作零工挣到60元买了一袋黑面粉;我初中三年级即不再上学,原因是这一学期已经结束,120元的学费(学杂费大概是50多,当时学校里有一个“建校费”每个学生得多交60或80,记不太清了!)却还没有给学校结清,大哥这个时期又要结婚生子,家里情况真是窘迫之极,我还怎么能够再继续念书!
父亲是一个“将才”,看问题很透,生意上帐算门清,但统揽全局及管理不是他的强项,独当一面绝对绰绰有余。为人面情太软,有许多事情需要用理智时用了感情,需要用感情时理却占了上风,这是他的致命伤,那个时候快要上百万的生意失败,绝跟性格有关。父亲却极孝,对爷爷极好,生意已经完全败落,穷到卖了家具也要为爷爷买药,爷爷去世安葬,父亲完全一个人欠债也承担所有费用。在这孝道方面父亲给我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人的一生不可能完全成功,也不存在绝对失败!唯一遗憾的反而是我自己,出家修行,二十年累积的佛法却无法影响到父亲,无法除去他对自我的迷思,无法打开他的另一扇门,无法以佛法消除他的苦辛。遗憾总归遗憾,我感谢有这样的父亲,供养我长到十六岁,供养我读书识字,即使是知道我后来出家修行,虽未支持,但也从未反对。
感谢这一生的父子因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