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进入教育行业,“六一”是一个必须隆重过的节日,躲不掉。
M说“我想唱英语歌,为什么不可以呢?”Ellen很惭愧。
孩子们开口“今天儿童节,Ellen,你给我们准备了什么礼物?”
“没有”——说完以后,自己就很沮丧。
怎么办,想办法!
给每个学生买一份礼物,Ellen也买不起,买任何物品都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要用礼物让所有孩子们和家长们满意,是非常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六一,商家的活动可不少,有孩子说“有小丑——”
听完,Ellen就走出了教室,去买了小丑气球,尽管Ellen没有任何制作小丑气球的经验,甚至不知道这种气球要怎么吹起来,接着另一个学生告诉我“这种气球吹不起了的,要用打气筒。”于是,Ellen转身走出教室再去购买打气筒。
说实话,因为自己长期都习惯了不太过节,但是被孩子的眼神望着的那一刻
——只有一种动力推着自己:必须要为孩子们做一点什么。
周内备课的时候,就只是认认真真地看各个年级的知识点,回想每个孩子每个班级需要补充什么知识,需要如何推进学习进度,唯一准备了一首短小的英文歌曲,自己五音不全,也是硬着头皮教唱英语歌曲。
真正的“六一”来临了,上课的正常内容要完成,然后削减一点内容与时间出来,给孩子们多一点纯玩的时间,没有组织的玩乐也没有什么意思,小丑气球和打气筒都交给孩子们,他们自学摸索会了打气,系气球,制作气球,创作气球作品,虽然都是简单的造型,但非常有成就感,免不了要让一些气球先牺牲(爆炸),第一堂课下来预计至少报废20个气球,有的孩子害怕气球,但所有人都在创造,也就慢慢不怕了。
有的新生与大家不熟悉,但在制作气球的过程中拜师学艺,很快所有孩子们就融合到了一起。


Ellen什么都不会,因此孩子们慢慢什么都会了。
不仅学生“自学成才”,家长也“自学成才”了,小年龄段的班级,没有让孩子们摸索,而是让家长们去摸索,把气球和打气筒交给他们,果然不负众望,为了孩子,家长什么都能学会,第一个课间下课,他们的不少作品就出炉了,孩子们欢呼跳跃着,幸福得围着自己的父母“再做一个吧,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有呢。”
这个节日不仅给小学生,初中生,一个也不落地过这个欢乐的节日,孩子们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他们的创作能力是我们毋庸置疑的,每个人都是零基础,但自学速成不成问题。
六一儿童虽然是一个周末,但是Ellen周末需要上10个时间段的课,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整整过了10次“六一”,说实话,晚上的时候已经不是那么想看见气球了,因为听了太多爆炸声,耳朵和头都不舒服,但是最后一个班也应该享受到平等的待遇,也应该带着气球作品回家,大孩子也可以享受到简单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把快乐传递回家,送到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手中。
孩子们的六一过完了,看着他们开心,Ellen也非常满足。

快乐有很多种,在六一我们共同种下一种共同创造的快乐,希望这粒种子可以在每个小生命心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