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子里,很难

(转自vx“随写集”)

《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同一类型的电影,无论是从立意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异曲同工。

我之前参与心理实验抽到过一个五分钟演讲主题:

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件是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

如果在那之前,我就看过这两部电影,我相信我不再会尴尬的站在台上,说不出任何内容。

这两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别人,确实很难。

无论是基廷鼓励学生们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还是凯瑟琳鼓励女学生们追求女性的自我价值,无疑都是新式思想与传统思想的对抗。

可是,这样对抗的结果是什么呢?

基廷被学校开除,凯瑟琳远赴欧洲。

他们没有改变任何人。

死亡诗社最后被学校取缔,凯瑟琳最早的同盟军琼·布兰德温最后还是选择了结婚以夫为准。

传统,是指世代相传的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思想、文化、艺术以及行为方式等等。

世代相传,意味着难以改变。

基廷可以把自己对自由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教学方式过渡给查理、过渡给托德、过渡给尼尔。

凯瑟琳可以通过抽象的现代艺术将突破传统的思想灌输给女孩们。

可是,

尼尔自杀是基廷传播新式教育的休止符,贝蒂·沃伦对凯瑟琳的控诉是凯瑟琳引领她们追求女性自我价值的高墙。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人们固有的习惯和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吗?

不管哪个国度。

至少,少年们能够想到去建立死亡诗社,他们在基廷离开的时候可以勇敢的站到桌上为他送行;少女们能够为凯瑟琳的离开哭泣,贝蒂这样一个思想及其传统的人能够为凯瑟琳写一篇赞美的社论,说她为她们打开了看待世界的新角度······

这就足够了。

而基廷和凯瑟琳还能够做的就是不妥协,坚持自我,继续追求自己所坚持的理想。

毕竟,想要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别人的脑子里,真的很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