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已经出了,如果没有复读的打算。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填报志愿要考虑三个因素:城市、学校、专业。
我们要基于自己现有条件,选择一个最优的解。
城市
如果我们不打算考公务员或者考研,那么选择城市是放在第一位的。
北上广深是首选,其次是新一线和省会城市。
一线城市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福利待遇。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将更加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而且很多新兴专业在小城市根本没有发展空间,比如我们学习了一个小语种或者人工智能专业,若不在一线城市,几乎没法就业,要再去一线城市求职。还不如直接去一线城市上学,这样我们也会更加熟悉环境,人脉圈子也更容易积累。
专业
选择专业时,不要盲目的追求热门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就找自己不讨厌的。很多专业只是当下热门,也许我们毕业之后,就供大于求了。
我们要了解一个专业,不仅要问老师,更要咨询一下所在行业的从业人员,最好是在核心岗位上的。也许他们会给出不同的见解,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这个行业。不要觉得自己不认识相关领域的人,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只要花时间,肯定可以找到。
还有要说的是:选择专业要依据自己的兴趣,但是也不能过于理想化。
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家庭圈,资源圈去决定,如果你家里在金融圈或事业单位有关系,那么你选择相关的专业自然顺风顺水。
对于一般的人,我觉得本科选择技术性的专业会更好。不要学太虚的东西,比如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就业并不是很理想。
又比如管理学,我觉得不太合适本科去读,学到的东西太虚。跟一个连职场是什么样都不知道的人聊管理,这不是纸上谈兵嘛。
对于比较具有技术性的专业,首先推荐计算机类专业。因为我也是计算机毕业,所以主要讲一下计算机类专业。
网上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叫“穷学IT,富搞金融”。金融和IT是目前中国薪资最高的两个行业。
就个人观点,做金融很赚钱,但只是少部分人。
金融专业是不是只有富家的孩子才能学,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看到很多一般学校的金融毕业生做着柜员,推销理财,拉存款的工作。或者靠着背景关系,才能在银行里谋求较好的发展。
金融并不属于新兴行业,而且从985到专科学校,都开设有金融专业。早已供大于求。若非有着金光闪闪的学位,根本没有竞争力。
在中国,目前可能只有IT行业,是一个对人才需求旺盛、相对公平、相对开放的行业。
只要有技术,你可以不靠关系、不靠家底、不靠家里的帮衬,哪怕是三本学历都可以获得一个高薪的职位。
一个行业的薪资是由什么决定的?
决定薪资的,并不是我们所学东西的难度,而是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当供小于需时,薪资自然不会低。
在一个人才需求旺盛的行业,才会有公平的竞争,才会有普通人只靠自己努力便可一步一步往上攀爬的可能。若是在一个人力过剩的行业,更多的只会是论资排辈,关系户和人情世故。
以后信息化、数字化是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传统看起来很光鲜的行业都会受到IT技术的挤压。与之相反的是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可能有人会说,学习计算机类专业,敲代码,搞编程,这些过于深奥,过于困难,不太适合一个女孩子来做。这都是瞎扯。
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体力的要求,很是适合女生来学。再者,女生学习计算机也不一定要去搞研发。掌握相应的知识储备,了解计算机行业状况,可以从事很多计算机相关的工作。
比如你可以去做一些测试、运维、前端等工作强度略低一点的工作,相比研发会轻松很多,技术难度也不高。
你若是有一定的艺术技能,学习计算机专业,还可以从事设计类专业,比如动画设计,美工,UI设计。
如果你根本就不喜欢敲代码,也不喜欢看程序。那你去找一个IT公司,做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也需要你对计算机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要求你懂技术。
对于做计算机产业的公司来说,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员工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不需要花长时间去适应。
还有一条很好的出路——计算机老师。我们可以在学校里面做一个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老师。要知道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已经开设计算机类的课程,工作内容不是很累,而且工作稳定,很适合女生。
学校
最后是学校,如果分数并不是特别高,选择一个好的专业优于选择学校。重点大学是大学优先专业,一般大学是专业优先大学。
学校的选择跟选择城市的思路一样。
大家不要害怕未来,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也不要忧愁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人的潜力也是无穷无尽的。
就像我之前上学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现在却酷爱写写写。所以说,不要着急否定自己,要相信未来。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最后愿大家在大学里读得开心,如果成绩没有搞上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或者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