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于是便梦想要靠读书改变出路,然而却发现自己并不是“那块料”,于是便又梦想要做企业家大老板赚很多很多的钱,直到遇到鲁迅先生,我才深刻认识到,原来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作家。
认识鲁迅先生是从课本里读到他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那时我便发了狂,入了迷,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慨。尤其是对他的弃医从文:他认为那时候四万万人的中国在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毅然决然地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赶快奋发起来。甚至可以说,他用笔尖锐乃至刻薄,充满批判思维,但在这尖刻的笔调背后,又含有对国民和国事的悲悯之心。
那时候的乡下,条件远没有如今的方便,更别提多余的课外书了,为此,我便用笔把课文里所有先生的文章都记录下来,临摹,揣测,一字一句拆开来反复品读,越读越感觉醍醐灌顶,他将情感带动回忆的笔,将世态人情的描画和生机怏然的自然情景以及与满含生趣的年少的真切忆述刻画得栩栩如生仿如身临其境。
我崇拜这样伟大的作家,自然而然的把先生列为了我的头号偶像。我开始尝试着写些东西,模仿着他的文风,那时候真是“初生的牛犊”。当我的文章接二连三的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时,当校园广播里频繁出现了我的名字和我的稿子时,当我的文章出现在了几个学校联办的月刊上时,我竟然觉得自己离作家这个梦这么近,近到唾手可得。
这是第一次文字带给我的荣耀,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友好,让我终于敢从差生的光环里昂首坦然的走到了阳光底下,我的成绩也在这种自以为是的氛围里突飞猛进。我用自己第一次得到的一笔小小的奖学金非常慎重的买了一本鲁迅先生的散文书《朝花夕拾》。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未来站在若贝尔领奖台上万丈光芒的自己。
当我重新捡起要靠读书改变出路的信心时,那一年家里出了变故,我不得不在周围的惋惜声中缀了学。
走进社会后,仍然保留着每天记日记的习惯,秉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宗旨没有熄灭我对作家梦的热情和追求,我开始尝试着向杂志社投稿,我记得那一年我的第一篇文章有幸被一个杂志社选中,他们给我寄来了样刊,虽然没有稿费,但对当时的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肯定,我又仿佛看到了那个站在若贝尔领奖台上的自己,飘飘然。
那时候的自己如今看来简直是盲目自信到狂妄至极的。自从第一篇文章上刊后,我又自信满满的撒开一大片的网,坐等鱼儿上钩,我甚至已经开始幻想着功成名就的那一天,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投出去的稿件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我在想一定是这些编辑没有眼光不懂欣赏,于是便把网撒得更开,更大,依旧是没有半点响动,我慌了。
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它让我变得失落,颓废,懈怠和怀疑人生,仿佛差生的光环又盘旋在了头顶,挥之不去。
我的老师带着厚厚的一垒先生的书塞给我后一言不发的走了,我又沉浸到了先生的文字里,找到了我们之间的天壤之别。看着自己字里行间的幼稚和狭小的眼界,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脸红和认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今回头看看当年保存下来的日记,我觉得有点可爱,傻的!
后来的后来,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我接受了现实,在每天繁重的工作中早已磨灭了年少时的心气,对文字也是丢丢捡捡,捡捡丢丢,深知难成气候,倒也不再有当年的失落了。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的稳定,我那些年少时励志的梦想又蠢蠢欲动了,我已放平了自己的心态,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