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矜、美丽、像谜一样,
嘴上充满嘲笑,额上傲气昂昂,
眼光充满如火的热情——
一束沉甸甸的金发
披在你的肩上。
我看到你快活、面色明朗,
看到你在夜间从闷热的床上
坐了起来,披头散发,
我见过你千百次,每次都显得
骄矜、美丽、像谜一样。
早课抄了德国诗人赫尔曼·黑塞的诗歌《肖像》。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喜欢“我见过你千百次,每次都显得骄矜、美丽、像谜一样”这两句。事实上有很多诗歌也就只有那么一两句会碰触到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即便我的理解与作者创作时的想法迥异,也不会妨碍我对这一样首的喜爱。
应该是近三十年前了,有一部电影叫《苦恋》,没有公映就被打入冷宫。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读书人永远就是罪恶社会的批判者,永远是文明社会的良心。我一直游离于所有的党派社团之外,从没有动过心思要加入某党某派,因为我觉得实在没有那个必要。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说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党祸总会带来社会的动荡,涂炭生灵,祸国殃民。信仰这个东西很重要,党派社团主要是通过信仰来吸纳党徒教众的。一部电视连续剧《风筝》,郑耀先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信仰的神奇和力量。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是很难说到赤诚和奉献的。没有了信仰,加入所有的党派社团的动机都有了让人怀疑的成分。当一条条蛀虫被啄出、一个个败类被揪出,那曾经的誓言显得何等的可笑和虚伪!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恒久保持读书人内心的那份良知,秉执一颗赤子之心。活得淡泊,活得坦然。无东窗事发之忧,无半夜敲门之虞。何乐而不为?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一名不合格的教师。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也听有些学校的掌门人说过不想教出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想当名师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
佛教有大、小乘之分。据我的点滴所知,大乘佛教着重于利他,也可以称做“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而小乘佛教则着重于自我解脱,而专修于苦行。大乘也好,小乘也好,最终都是摆脱烦恼、脱离苦海,到达极乐之彼岸。庄子说过:“能者劳而智者忧,无为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庄子笔下的能者智者当是有名,无为者当是无名。
今天是母亲节,中午去母亲家吃饭。回家的路上想起京剧《三家店》里的一段唱词:“……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亲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不禁泪眼涔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