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夜。
一片沉寂中,唯有风低低地怒吼,道路旁用来照明的煤油灯也尽数熄灭。一个少年行色匆匆,穿行于黑暗之中,仿佛要借着夜独有的隐蔽来藏匿某些无法言说的秘密。
少年轻手轻脚地摸进了一间茅房,小心翼翼地推开一个隔间,看着因老化而松动的砖块,少年做了一个决定。他从宽大的衣领处取出一只被布包好的小盒子,将这盒子塞进了砖块的夹缝中,再用地上掉落的石灰与黄土和了些水轻抹了上去,看着还算像样的伪装,少年长舒了一口气。
他出了茅房,看外头已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可心中却燃起了不灭的火焰,似要将这漆夜点亮。只因他是一个背负着特殊任务的留日中国学生,方才他所藏匿的正是用无数国人鲜血换来的日军侵华的铁证!而与日本人同吃同住的他不敢将这等证物随身携带,于是只能趁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假借方便的名义存放此物,余下,再从长计议。
只是,少年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待半月后他重回此地时,那份铁证已不翼而飞。犹如晴天霹雳,少年已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他倒可以不怕牺牲,但他受难的祖国和人民需要那份证据讨回公道。可身处异国他乡,他眼下不能采取过激的行动,否则前功尽弃,得不偿失。于是,他选择了按兵不动,他清楚日本上级丑恶的嘴脸,若物证已落入敌手,那必是一场血雨腥风,整个学校怕是会被翻个底朝天只为抓住“内鬼”。所以,他必须保持缄默,隐藏于暗处打探消息。可直到几个月后他即将被遣返回国,都未曾闻得一点动静。
既然如此,罪证下落何方?
同样是一个中国少年,在命运的牵引下,他踏进了那个特殊的隔间,并注意到眼前的砖块有些许异样,用手一抠—一个更小更窄的“砖块”映入少年眼中。起初,他以为是谁的恶趣味,可在翻看了里面的内容后,那天暗夜里的烈火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少年的心中灼灼燃烧。他无法用言语表达此刻的悲愤,只感到灵魂从未有过的震悚与仇恨,胸口像是要被人生生撕裂,全身上下的骨肉筋脉如同被挑断般疼痛。热泪伴随着无声的呐喊,少年正式接过了这场救国接力赛的接力棒。
他不知他是如何熬过那些日子的,但在亲眼见证了那些物证撕破了日军那伪善的面具后,他笑着怒着,热泪盈眶,几个月的夜不能寐心力交瘁终于有所回报,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但少年的心并未归于平静,而是在组织那儿听说了另一个少年的身份后变得愈发躁动。他是如此迫切的想要与这样一个在机缘巧合下共同完成了使命的陌生少年会晤。可组织提供的信息却到那个少年现居台湾,无法回到大陆。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似乎就此尘封。
几十年后,台湾开放的政策。两位少年都已双鬓泛白,但宿命的齿轮并没有因此停转。机场内,一场迟到了半生的“相见欢”正悄悄上演着,那根被岁月磨损的“接力棒”终于跨过生死的泥沼,时间的涌潮再次地还给了他们。此刻,无需言语。
(此等大作不是出自我手 而是来自我的女儿,14岁的初三学生。老师的要求是以词牌名创作,她选择了相见欢。这么有历史感的题材出自一个孩子之手,细腻的动作和情绪描写,用笔老道,让为娘的很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