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

“天然”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讲,我要带你进入一个哲学命题,学习《道德经》里的一段话。

语句很简单,只有短短四句话,但有点难,我会慢点读,也请你仔细听。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人遵循地,地遵循天,天遵循道,而道遵循自然。

《道德经》里的这句话,为什么就能帮你理解古人爱天然呢?

首先,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它几乎奠定了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自然观。我们爱好天然的根子都可以追到这儿。

你还记得吗?我们之前讲过孔子,孔子和老子是差不多同期的思想家。孔子关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和秩序。比如,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王、臣子、父亲、儿子各自都要有自己的样子,遵守自己角色的规范。

而我们这一讲要说的老子,虽然跟孔子同时代,但他们关心的事儿可不一样。老子关心的,是人跟整个宇宙的关系。

在《道德经》里,他探讨的是宇宙的起源、宇宙的运动。《道德经》里的这个“道”字,指的就是整个宇宙,在老子看来,“道”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会因为人类而有所改变。我们再喜欢月圆之夜、黄昏晚霞,月圆也不会多来几天,晚霞也不会长挂天边。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作者是一个美国的物理学家,叫泰勒。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作者写下了一句话:宇宙没有义务让你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宇宙有着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你懂或者不懂,有没有牛顿、爱因斯坦,它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转。

你看,现代天体物理学探讨的问题,两千年多年前,中国春秋时代的老子也在思考,他说“道法自然”,这跟“宇宙没有义务让你理解”,在哲学层面上是遥相呼应的。

哲学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和追问,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能有这么深刻地思考,真是了不起!

我有个认识的小朋友叫麦兜,大概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她指着爸爸妈妈恋爱时候的合影问:“我在哪里?”

妈妈说:“那时候没有你。”

麦兜完全不能理解,愤愤不平地说:“没有我,那多浪费啊!”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普通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跟五岁时候的麦兜小朋友差不多,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们并不知道规律是什么,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应该怎么样,要怎么样。而老子的伟大之处,就是他超越了自己个人的局限,把人放到了整个宇宙中去理解。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老子不是先知,也不是天体物理学家,为什么他能产生这样的哲学思考呢?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跟中国早早进入农耕文明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中国的天文历法已经相当发达了。

土地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料,粮食需要在大地上生长,遮风挡雨的房屋需要大地承载,所以要“人法地”,这就是人遵循地的规律;但大地上能不能长出足够的粮食,还需要风调雨顺,阳光、温度、降雨都配合,这就引出了下一句“地法天”;而通过天文观察,日月星辰有它自己周而复始的循环规律,这就是“道”,天法道;而老子对于“道”的理解,是遵循自然,自然而然,这就是“道法自然”。

正是因为认识到要遵循自然规律,古代的中国人很早就发展出了二十四节气系统,用来提醒人观察天地运行,指导农业生产。我们把时间概念跟自然概念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二十四节气里,你听过的比如雨水、霜降、白露、小雪这些节气的名字,本身就是自然现象。

现在,我们顺着老子的这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思一路推演上去,你也可以推出“人法自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子能够把渺小的、个体的人,跟整个宇宙联系起来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就是我们崇尚自然的心理起点。

对比起来,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强调的就不是人遵循自然规律,而是人跟自然的冲突和斗争,是有非常强烈的人类自我中心意识的。比如荷马史诗,通篇都是古希腊英雄怎么战胜自然灾难的故事。就连古希腊神话里的神,也都是按照人的样子塑造的,人体的美就是一切美的典范。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人对天然的热爱,是怎么直接反映在文学和绘画里的。还是先来对比一下。你看,西方的画,纯粹的风景画并不多,更大量的是人物画。比如达·芬奇那幅最著名的《蒙娜丽莎》,现在收藏在法国的卢浮宫,画面里不是没有风景,但风景只是《蒙娜丽莎》背后朦朦胧胧的背景。西方还有很多肖像画干脆就是在室内画的,完全没有自然风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完月亮与六便士,我特别感动于的德里克兰德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我必须画画”。在世俗生活中,他已经体面的生活...
    亚里士多瑞阅读 3,544评论 0 0
  • 下周准备开始练习字母了
    魔女独角兽阅读 1,514评论 0 0
  • 作品解说:这是我参加文魁大脑俱乐部思维导图武林计划第2期的第25副作品,主题为赞扬。 我绘制这幅导图的目的是练习用...
    AFL李政阅读 3,641评论 0 3
  • 2018-10-05 2018-10-05 姓名 :李宏清(单位)扬州市方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363期反省...
    李宏清阅读 548评论 0 0
  • 徒利家族是三叉戟流域的统治者。虽然他们从未称王。 三叉戟流域就是著名的风息堡公爵劳勃锤杀雷加王子的地方。可见,徒利...
    苏西1998阅读 10,003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