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1)
为了更深刻的了解核心素养,于是决定认真读一读余文森教授的这本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对于我来讲,感觉理论性的东西多一些,所以读起来稍微有些吃力。
今天先看第一章,既然要了解核心素养,那首先要了解素养是什么。
一、了解素养的含义
简单地说,素养指的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就来源而言,素养来自遗传(基因、天性、天赋)、环境(文化、制度)、教育和自我教育;就形成机制而言,素养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教育发挥着主导作用。
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我承认有些人的身心生来就很结实、健康,用不着别人多少帮助。他们凭着天赋的才力,自幼便能向着最好的境界去发展;凭着天赋的体质,能够做出奇迹。但是这样的人原来是很少的。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到的人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接受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
个人浅薄的理解,素养是后天努力的结果,素养反应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素养的高低,当然,这种教育也包含着自我教育,比如读书、学习等等。
二、了解素养的构成
1.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被问及“文化(素养)是什么”的问题时,做出回答:“它时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塑造自己精神长相、涵泳自己风貌气质的过程。
在这里,余教授提到,我们特别强调阅读的作用,因为阅读可以塑造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正如古人所云,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2.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格”
我们说一个人的人格有问题或有缺陷,指的就是事实这个人道德品质有问题,也就是个人素养有问题。
3.素养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素养的形成过程是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或者说身上,一个有教养的人是有很多好习惯的人。难怪叶圣陶先生这样认为:
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4.素养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文中,作者用较长的篇幅来阐述“思维方式”,是因为这中间存在了太多问题。
一个人怎么认识世界,怎么思考问题。集中反映了一个人在智力、学识上的素养。
美国教育家克洛威尔说,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发现新的思维方法。
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能诸多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能在思维方式上找到根源。当前,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立化(简单化、绝对化)和封闭化(模式化、僵化、固化)上。
对立化思维是一种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学生如果认识问题单一化、绝对化,对对与错、正与反、爱与恨、肯定与否定、拥护与赞成持一种看法、一种态度、不会从练习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事物,不会凑够不同角度(包括相反的角度)认识水水、分析问题,进行全面的论证,不仅思维会变得单一、片面,视野也会变得狭隘。
封闭式思维是一种走“套路”的思维模式,即用既有的套路和模式来解释和分析所有的认识对象和问题。
不少学者批评我们的学生没有个性,“感觉好学生就是一个模式(培养)出来的,都是乖孩子,听话,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中国科学院动物学家杨卫平发出质疑:“现在,我们一不缺钱,二不缺仪器设备,三不缺勤奋努力,为什么到头来原创性成果还是比不过别人?”这个问题的根源也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思维的模式化、格式化导致原创思维的欠缺和丧失。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只会解题,不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只会解常规题,不会解非常规题;只会求同,不会存异。
针对出现的问题,作者提出,学校和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关乎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提出,当前,要从以下三点着力。
要注重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用事实进行论证、用逻辑进行推理的思维能力。
要注重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即注重学生独立、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第三,要注重把单相思维的培养改为双向思维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我国多年来偏重的演绎思维的培养变成演绎与归纳两种思维并重的培养。
素养是人的“思维方式”,在这方面,看到了我们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们一直深受对立化思维和封闭式思维的影响,这也是导致我们的创新能力比较欠缺的主要原因。
作者对素养的深刻剖析,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思考在实际的教育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了帮助,我们知道应该朝着哪些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