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这个曾经走出重要领导人、河南省直管县、现在以产粮闻名的地方,因为其下属某个乡镇的前财政所长段某国的儿子举止适当,忽然再次声震全国。
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估计上上下下都不高兴,不管是作为平头百姓的群众,还是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这样的轩然大波,按说应该已经有不少人在开会、不少人在文件上批示。
有人挖苦段某国说,“收养个女儿当儿媳,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这个比方确实比较刻薄,财政所长嘛,自然要打得一手好算盘。
但是,据邻人讲,段某国一家对抱养来的女儿视若珍宝,“比亲女儿还亲”,邻居甚至还以事力证段某国前所长对女儿的宠爱,“很晚了出去给女儿买好吃的。”
如果是这么爱护,那么为什么作为基层“精英”的段某国,怎么会放任儿子做出如此丑事呢?
以前对职场人有个要求,或者说个人成长的总结、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显然,段某国在刚开始的阶段应该表现是不错的,所谓“修身”不错,否则不会在千万人中间成为财政所长,而且大家都知道,财政在哪一级都是最要害的部门。
但是,段某国在“齐家”上显然没有做好。比如,他的两次婚姻,至少说明有一段婚姻他没有经营好。
再一个,对子女的管教,现在是儿子猥亵女儿,这个事按下不表。
据邻人说,段某国收养的这个女儿,直到七八岁了,洗完澡不穿衣服、光着屁股在家里跑老跑去。
这就不对了。
因为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实际上已经应该教她“男女之大防”,虽然不一定禁止“坐不同席”,但兄妹一起老是太亲密,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就像齐僖公见到儿子诸儿(后来的齐襄公)与女儿(文姜)“并肩携手”时责骂的那样,“汝虽则兄妹,礼宜避嫌。”
但是,段某国前所长没有禁止,于是儿子和自己被人肉,成了“亲夫所指”,噬脐莫及。
人说,作为一个成人来说,“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这句话都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尤其是对于职场人来说,经营好家庭、教育好孩子,没有比这个事情更重要的了,人一旦到了老年,本应安享太平,却被人闹得纷纷扬扬,那还有什么心境呢?
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一直心存攀比的人们,比较的不再是自己的高官厚禄,而是比较健康、子女!
如果自己身体健康、子女出息,那是最光荣、最长脸面的,可惜段某国一辈子辛苦,吃了管教儿子不力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