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小伙,时下二十六岁,五月份是他的生日。生日当天的第一个时刻初始时,原本黯淡的手机屏幕亮起光亮,灯光一瞬即逝,刚好闪过他不甚精致的面容,本就不挺立的五官在微暗的光亮下显得更加模糊,一侧脸庞连同右眼嵌入白底柔软的枕头中,凹陷下去的枕坑被思绪填满,半睁不开的黑眸捕捉到屏幕上的提示——"三十未满,三十未立,26岁生日快乐"这是他每年在这个本不特殊的日子里给自己添加的仪式,以便在坚信彷徨的岁月中闪过一丝温柔。这温柔是他赋予自己的意义,是在新年伊始时,拿起手机,打开日历,选中五月中的一天,那是他的生日,在日期下写上一句话——对自己想说的内容是不是会真正写在纸上,复刻下来的。写下的话是他在年初时为自己尚不所知的遭遇埋下的善意。然而这句话的作用在截图发朋友圈的瞬间。
说他一副不甚精致的面容,实际上是说他不被太多人看好而导致的倦容。他或翻过身来,倏地坐起,依靠他身后的枕头,还没来得及恢复形状就又被压出另一副形态;怅然若失的神态倒是和当下的氛围相契合——指尖游走过的瞬间,留下几丝落发,月光渗透窗帘的空洞,坠入沉默。年初熬制的"鸡汤"还未到年底就俨然消失殆尽,没了滋味,彷徨岁月的光亮起来也会立刻出走于夜境,他把夜晚间所有的审视称之为失眠。
01.谁不会失眠
青年人的思绪乌烟瘴气地一屋子,闲人悠哉在不正确的时刻的人自然会失眠。缺乏规律运动的生活和没了抗争的情趣在夜晚都格外耀眼,这种光发生在孤独的意志里。
床头桌散落的书籍和学习文件也如同睡前读物般展现催眠的力量,触手可及的安定药片和一杯冰牛奶摆放在一侧,以便于想起"中度抑郁"的诊断书时,可以服用下去而给自己一个交代。白天无节制的休眠就像是充电在发光水晶球的效用,在夜晚时一家独大。孤芳自赏的至暗时刻都能有几分诗意,当面对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故却显现不知所措——"我是太废了吧,我很失败吗?"
一句又一句经典废话带着鼓点回响在耳边,擂破孤胆,摧毁睡眠。
诶,你踏马不会时间管理请你学学LZX;正确的时间不做应该的事情,白天颓颓废废打开微信,打上一排" xx我太胖了我要减肥"发送出去,然后心满意足地昏睡下,醒来的时候,日光依旧充足,它看着你,你回应着他,又是一觉醒来,你打开学习软件打了卡,指尖满足操作的欲望,你完成了亢奋的形式主义,你就觉得圆满了。到了晚上不睡觉,因为一件事情你可以把墙头挖破,把自己埋进去看看探出个脑袋出来,说上一句"我太难了"。
谁不会失眠?谁还不会失个眠?可是,你会睡觉吗?
02.共识
这个时代是激进的是不断完善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翻腾过的印证。身边有的人在创业,有的人不断失业,也有的人双手插兜,悠游世间,无一不被幸福和自由所捆绑,我想我们都是庆幸这样的发生,自从有了束缚,我们才有理由振臂高呼,呼吁更多的改变,愤怒是因为我们不再拥有的愤怒。
这个时代年轻人间的愤怒大多数产生于吹毛求疵的心态,我们在不想看见美好善意的机遇型社会时就说,这个时代太多不公平了。
我们这一代人不曾经历沧桑,我们承认没有时代的风霜吹袭。我们有着太多的共同记忆,对天灾的无奈,对"人血馒头"的过度消费,教育制度的不规范浮出水面时,我们说这些只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未免太不公允了。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不会更好了,世界本就这样,也不会再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