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是很多中国人心目中必不可少的年夜大餐,尽管每年播出后各种褒贬不一的评价如潮水,但我们还是不能否认它代表精神传承的文化意义。
在相声小品类里,这两年我是偏爱真诚喜庆的贾玲的。昨天她带来的作品《真假老师》,同样让人眼前一亮。但在捧腹的同时,我们应该还听到一种声音,她在呼吁父母,希望父母能多关注多陪伴孩子。
就像剧中,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常年在外打拼,却忽略了当下的教育、陪伴、以及孩子的身心成长问题。但其实每一个当下,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更为重要的。
放下手机
人工智能的到来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信息、观看资讯、购物、游戏、工作……我们不的不承认,时代是越来越便捷了,人与人的距离却好像越来越远了。
关爱孩子和家人的第一步,我觉得应该从放下手机开始。能做到尽最大的努力留出足够多的时间互相陪伴,因为孩子的成长一但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花些心思
在陪孩子做游戏、读绘本或进行其他互动时,不要敷衍或为了完成而应付孩子,任何互动的形式都可以花些心思来进行延展。
比如有的父母经常说孩子不喜欢绘本,究其原因还是引导的方式不够正确。干巴巴的照本宣科对比融入了肢体语言和象声词绘声绘色的演绎,哪个更有吸引力一目了然。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爱绘本的丰富多彩的,只是父母不肯多花心思而已。
多点耐心
从学步,学语,学吃饭,学社交,学才艺……孩子真的在不断的成长,不断努力的适应着这个世界,我们家长何不多点耐心,跟随着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去感知他们的内心节奏,调适自己,而不是一味试图推动孩子。因为对于成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或许对于那小小的身体却是负荷过重了。
要记得,我们大人也曾是小孩。
贾玲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同: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钱。
父母是否真正用心的呵护和陪伴,孩子真的感受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