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年来南方过年吧,这里暖和些⋯⋯”我在电话这头。
“倒是想看看你们,可是我年纪大了,哪里都不想去,难坐车……”母亲在电话那头。
“要不,我们想办法回去接你吧”
“那…就…行…”
母亲已经七十三岁了,有些胖,走路也开始颤颤巍巍了,每天要吃降血压,降血糖,降尿酸的药。
好在她心态好,整天乐呵呵的,不与人计较,也就没什么大碍。
看着妈妈一天天老去,而我却无能为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不能再等了,想让妈妈来我身边,尽尽孝道。
我与LG商量,预计机票,准备回老家接母亲来。
每年在乡下老家过年,热闹是很热闹,代价也是有的,总是母亲忙前忙后,摘菜,洗菜,烧好茶水。
北方过年时,天寒地冻的,水也结冰,风也刺骨,土地也冰的。母亲总会提前准备一筐一筐的干净菜,先在菜园里拔波菜,拔萝卜,拔白菜,拔蒜苗,菜园里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当太阳撒向菜园时,满地银光闪闪。只见母亲穿着棉衣,弓着背,哈着热气,在劳动。
记得有一年冬天,寒风萧萧,荷塘水面成了厚厚的冰盖。此刻,荷塘中早已没了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诱人景致,目之所及皆是凋零。晨光照在荷塘,枯萎藕秆像是贴上了一层金箔,闪着耀眼的光。
村里好几个母亲,去藕塘里挖藕,她们抗上铁锹,不一会儿,冰块被砸成小块浮冰,她们跳入水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移动。她们俯下身子,一手清理淤泥,一手开始挖藕。
弄的满身满脸是泥,“冬天挖藕的确辛苦,工作一天下来,腿脚都是冰凉的,但上身却捂得冒汗。一天下来,腰酸背疼。”她们说
不过看着一筐筐的藕,做成美味佳肴,摆放在餐桌上,热气腾腾,家人团聚,孩子们吃的开心,招待客人们也有面儿。母亲内心满足,脸上乐开花。
我们家庭氛围是民主和谐的,轻松乐观的,既使面对困难,母亲也是极积极向上,从不见她愁眉苦脸。
母亲冬天做事时,很多时候不戴手套,每年冬日,母亲的手总会冻裂开来,一道道裂痕爬满了手背,让她戴上手套,她说做事不方便,裂着就裂着,春天暖和了,就好了。
我从小长到十几岁时,身体一直很弱,一但要做些家务活,她总让姐姐或弟弟做,对他们说,“小女儿,体质弱,你们去做。”好在姐弟们也能理解,从来不与我争。
春天插秧时,我就站在田梗上面拉一下线,夏天,她们出去田里干活,就留我在家摘摘菜,一但家人干活时,母亲总是安排我做一些轻松的活。
记得,我读初中时候就开始寄宿,一周回家一次,无论家里怎么忙,母亲总会准备好干净衣服,叠改在我们衣柜里,等我们回家换上,然后,又把脏衣服认认真真的清洗干净。
跟着母亲生活了二十多年,母亲从来不因为我是女孩,重男轻女,读书,生活,我们姐弟都是同等条件。
等到我成家后,自己做了母亲,才感知母爱的伟大。
母爱不仅仅只给予我们的生命,母爱无时无刻不影响到我对家人的付出,还有整个家庭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