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起兴,“砍柴莫砍葡萄藤”,然后引起下文“好女不爱闲游浪荡的无用人”“有志的男儿像长青树,无用的男儿游荡闲一生”,言懒惰的男人不会有姑娘喜欢他,有志的男子汉像常青树到老都有用,懒惰的男人一生闲游浪荡一事无成。第二段首句“搒田莫搒石崖田”起兴,然后引出“好男不爱好吃懒做的大姑娘”,“聪明的姑娘样样会,懒惰的姑娘她一样也不行”,言懒惰的姑娘也不会有好男人爱她,聪明的姑娘能做很多活计,而懒惰的姑娘什么都不会做。歌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反映了劳动人民朴素的观念。值得一提的是诗经六义里面的“赋比兴”,这首歌词里面都用到了,“砍柴莫砍葡萄藤”“搒田莫搒石崖田”本身没有意义,和歌词主题关系不大,只是引起下文,此是兴。“有志的男儿像长青树”,把有志的男子汉比作常青树,两者有共同之处,故此是比。歌词正文都在述说劝人勤劳的道理“聪明的姑娘样样会,懒惰的姑娘她一样也不会”,明显是直抒其事,此是赋。另外两个部分段尾处都有一句固定的衬腔“哥呢妹子亲亲”,使得节奏舒缓,给人以亲切之感,淡化了教化的呆板。
这首歌具有山歌的特点,高亢又抒情。由两个段落组成,前段开朗奔放,后段柔婉亲切,旋律曲折。
这首歌我听过三个版本,于淑珍、单秀荣,任桂珍。平心而论,于淑珍的版本最到位。前段开朗奔放中不失悠扬舒缓,后段又有起伏,逐渐加快,最后的衬字又缓慢下来,表现歌曲内蕴更加曲折。单秀荣的版本很放松,有辽阔大气的感觉,但不足之处是没有前段后段的对比,稍嫌单调。任桂珍的感觉理解有误,唱得太欢快了,就连前段高扬的歌腔也是,看来歌者也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