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位朋友发的一句话感触了。“读书如同竹篮打水,虽然缝隙流走,但不知不觉中,心灵如同竹篮一样,已经被净化得澄澈明亮”。是的,正所谓“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同理,人生没有白学的习,每一场都有用。
为什么会有此感触,一切源于上周五全天培训。学习有时如淘宝,在一场又一场的讲座中,只要专家们讲的有触动、有感悟、有共鸣、有认同的地方,哪怕只有一条,也是对付出的学习时间成本最大的回报了。下午的听众角色我是很有收获的。吴亚滨教授的点评、雪娟老师的发言印象深刻。雪娟老师对于怎样训练学生的写作从材料到论证自己的观点成立,教学过程的设想对我很有启发:第一步材料呈现,第二步体现观点核心词,第三步提炼意义与价值,第四步假设我们也处于类似处境中时,第五步得出观点成立。有点明白了为什么见过许多学生的作文以及自己当学生时写议论文时,最后的结论总显得那么的生硬,因为直接从第一步就到第五步了,完全没有二三四的铺垫与论证环节。
刚好女儿拿回了语文单元测试卷,我惊奇的发现,雪娟老师的这个写作技巧,不仅仅是用在议论文中,叙述文、夹叙夹议的文章同样能用。女儿一直为不能把作文控制在仅扣2分范围内而苦恼,这次的作文仅被扣了2分(有1分还是因为卷面有涂抹),她很是满意这次考试的作文表现,于是就有了母女对于这篇作文的共同分析与反思。原文如下:
以“________ 真让我_______佩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450字
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前面一条线补充人物,如某个亲人、同学、朋友、名人等;后一面一条线补充你的一种感受,如“喜欢”“佩服”“崇拜”“想念”等。共计30分
(试题来自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语文水平测试卷)。 得分:28分
J.K罗琳真让我佩服
J. K.罗琳是世界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是作品《哈利.波特》系列的作家,她用她惊人的想像力创作了《哈利.波特》系列以及《神奇动物在哪里》和《神奇的魁地奇球》等。可是她的曾经却并不美好。
J. K罗琳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她家里很穷,常常受到人们的嘲笑,她千辛万苦读完了书,出去打拼,可那时她的文章却被出版商退回。那时的天很冷,父母又不舍得生炉子,屋里寒气逼人。无奈之下,她只好用自己微薄的薪水买最便宜的咖啡喝,在咖啡馆待一天。那时,她认为,在寒冷的日子里,在咖啡馆里一边喝杯热咖啡,一边写作,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后来,她因创作《哈利.波特》系列而成名,她的书也被拍成电影,她的日子富有了,可是,有钱的她却非常热衷爱心捐款,网上曾报道: J. K罗琳经常去孤儿院,给孤儿院的孩子们送礼物。
她曾说,在她的眼里,没有高低之分,她也是有过失败、挫折的。她的过去也曾不堪回首过,她非常同情那些不幸的人,因为她曾和他们一样无助。
我认为,如果人人都像J. K罗琳那样乐于助人,这个社会就不会是黑暗的。我敬佩她,并不是因为她很出名,而是因为她美好的心灵打动了我!
【妈妈点评】:
1. 故事叙述完整流畅,果真爱读书的孩子讲故事不会差;
2. 因为选取了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作家,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就会就显得“情真意切”,切忌瞎编乱造;
3. 文章架构清晰:第一段总述点出人物——第二段写经历,核心词:逆境成长——第三段写经历,核心词:成功还善良——第四段是将二、三段整合,提炼意义与价值:即努力又善良——最后一段点题升华:假设情境,人人都如此的话……美好心灵(善良)打动了我
4. 第四段是加分段,如果没有第四段,直接到第五段,升华就显得生硬没过渡;
5. 小细节的地方,我喜欢的词汇:寒气逼人、不堪回首…这些词汇比较生动。文章中个别表达的词汇还可以更讲究些,有些过于直白和口语话,还有些重复,下次可以改进。不过胜在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