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到今天,朋友圈里充满着新年的希冀和祝福。
新的愿望,新的抽签,新的星座运势,新的计划。
我们热爱这样的仪式,好像生活真要重新开始了。
(一)
明知年初的规划常常最终并不会实现,为什么还是兴致盎然?
或许是因为对时间的界定,对阶段的意识。
人一生几十年,本无所谓长短感觉,只有花开花落春夏秋冬的自然节气。因为文明的到来,有了历史,有了经济,有了目标,有了效率,有了时间,有了阶段,于是有了规划。
规划,暗含着一种人为的告别和重启。
重新开始,是我们在有限的人世和光景里能做到的最有力的事了。
好像忘了末尾的琐碎、劳累和仓促。新年既到,赶紧用那根叫做“重新开始”的绳索“呲啦”一下将上个阶段锁紧,然后兴奋地拆开下一个新的礼包,装入新的未来。
读高中时,特别喜欢囤很多新的本子,大大小小,风格各异。自己总是将它们计划得很好,下决心要用它来做各种事,在每个本子贴上各种齐全的名号——文言札记本,名言收集录,数学概念本、英语错题集、历史梳理本、地理图册集。。。病态地每天背去学校,强迫自己使用这种繁琐方式学习,结果每个本子基本都是整齐写了几页,便再无下文。
后来发现,生活里根本用不上那些额外的本子。学习过程里,一切都在按照自有的规律和习惯往前推进,该干什么时就会干什么,该记什么就会记什么,知识会以最方便方式归档在最触手可及之处(比如课本、试卷、便签条或少数一两个常用的笔记本上),这些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自己却试图一遍遍以更加繁琐的方式干涉这种自我机制。徒增烦恼。
生活也是一样。
人不是一直处于“跳出来”审视自己所作所为的状态之中,那是强迫症的人生。
沉溺在生存中时,人往往被各种机缘推着走,等意识过来时,你已经做了。
所以,无意识的良好习惯,就是最可靠的规划。
(二)
阶段与规划,意味着一种断裂。
其实,大家,并不是靠某个特定规划才突进成为大家的。
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这种重复,并不是咋咋呼呼喊着重新开始,而是舒服,合适,稳定的一种持续与循序渐进的状态。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最为大众所知的或许不是他的哲学原典,而是其作息。康德的一生就像一个规则的动词,作息的规律,堪比瑞士造手表——按时吃饭、授课、阅读、写作、会友、散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在这样平和的状态凝结出伟大的智慧成果。
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
推荐一本有意思的书,叫每日惯例:《艺术家们如何工作》(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
这本书展示了 161 位包括巴尔扎拉、达芬奇、康德、贝多芬等各领域顶尖创作者的日常作息,展现的形式很有意思——设计者将每一位创作者的一天设计成一张时钟图形,用不同颜色标注出不同的活动,比如睡眠、工作、社交、用餐、运动等。
每一个牛人的生活都是有自己的规律,不同类型事项在其每一天当中基本不变——他们并不是世界上最牛逼的规划家和策划家,而是在普普通通,一点一滴中形成了自己的规律。
一做,就是几十年。
当然这个例子有局限,毕竟创作者是个人化的工作,作息时间较好控制。
在表象下,本质是通的。
首先,事物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和内在节奏,规划不能过激、形式化到与之背离,甚至给它徒增负担。
其次,好的规划并不是断裂——刻意否认过去,强调此刻与未来,而是以舒适、可持续、自然的方式优化与延续。
这仅是卤煮个人看法。
关于2016,有位好友分享了一篇文章:《假如你也30岁左右,而且人生看上去一塌糊涂》,并写了这样一段话:
“活在这样的年纪,有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一份工作,应是足矣,但又带着一份悲凉——或许我本来可以活得更加精彩。2016年开始,幸福一个家庭,教育一个孩子,发展一份工作,保有更大的生活激情和虚席动力,才是新年的新气象…..”
女强人、好妈妈、好儿媳,好精彩、好充实、好优秀……
好辛苦。
承认自己是谁,是一件很难的事。
有一段时间,我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而不做那个?成为这种角色而不是那种角色?
你真喜欢吗?
你最擅长吗?
因为这个东西是社会上热门,潮流,能赚钱,有前景的领域?
因为这个职业规划最稳妥、看着别人做得不错我也希望也有那一天?
我无法坦诚回答自己。
很多人是没有办法说清楚自己到底是谁的。
一个人可能醉心于学术,但是学术太熬太穷,最终他做销售去了。
一个人可能擅长写文案、做设计,但是做匠人太苦逼,最终他学习管理去了。
有太多外因素和动机影响最心底的考虑。这和姑娘找老公也是一样,说起来真爱至上,一旦到线下就是房子车子年薪。
没有什么不能理解,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最后成功的人,有两类,一类是一开始就勇敢地认定了自己要做的事,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这个事业是不是热门,最终杀出了一条路。一类是前面所叙述的那类,压抑了一些东西,作出了更加“合理”的选择,并且天资悟性过人,终也成功。
大部分成功者更愿意把自己美化成前者。
所谓“初心”,多是美图秀秀过,只不过从成功人口里说出来,就变得格外真实。
讲真,如果你又在做着规划欺骗自己,不妨先想想你属于哪种人
A、 你从自己身上看到了很多种可能,并且包容力、领悟力、适应力、学习能力足够,擅长处理多线——对各方面都“还可以”的人来说,扬长避短反而很难做到,不妨将更多因素考虑进来,但不要太贪心。
B、 你是一个长处短处分明,性格较纯粹的人——选择你最擅长的事,做到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