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罗杰•霍克
个人评分:9分
一本极为友好的心理学入门读物
书如其名,里面囊括了心理学史上,最为经典的40项研究
本书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与意识” 、“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 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
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 、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 期应用和参考文献
如果说《对“伪心理学”说不》是从基本层面上科普了什么是心理学,那么,《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就是从基础的研究过程进一步诠释了心理学,通读全书,我不仅领略了各种心理学现象的奇妙之处,又深刻认识到到其的学科性与严谨性,可以说受益匪浅
遂梳理精华如下
斯坦福监狱实验——情境有多可怕的力量?
1972年,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模拟“监狱”的实验,旨在证明:相对于一个人的内在性情和天性,周围的环境,事件发生的情境会更强有力地影响他的行为。
如果把正常人置于一个对个人施加强大影响的情境中(即监狱里)会发生些什么?
被试的选取均为斯坦福大学中的学生,为了检验情境的力量,津巴多将所有被试随机指派为“看守”或者“囚犯”
他相信随机指派会导致两种角色在模拟监狱环境中的反应显著不同,例如交往行为,情感和病理情绪表现,对自我的态度,以及其他一些应对和适应这一新异情境的指标。
实验开始,当这些囚犯到达监狱后,那些被分派充当看守的备是对他们进行了搜身,脱光他们的衣服并用气雾喷雾器进行除虱。
看守们给每个囚犯发放以下物品:
一件类似罩衫的球服球服,上有一个四位数字的编码
橡胶拖鞋
需要一直套在头发上的尼龙袜
缠在脚踝上的枷锁铁链
津巴多指出,尽管这些程序与现实中的真实监禁过程有所不同,但是这些程序背后的意思,是模拟羞辱,镇压,以及在真实监狱中囚犯的体验。
每三个囚犯分在一个小囚室内,每人有一张简易床和一个薄床垫,一条毯子,三张简易床填满了整个空间囚室里,在没有额外的空间了。
看守与囚犯不同,看守们不需要一直呆在监狱里,他们分为三个人一组,每组值八个小时的班,不值班的时候他们仍然过着自己的生活,他们领到了统一的看守制服,警棍,反光墨镜(让他们看起来更有威慑力,而且可以遮掩外貌)。
津巴多解释说,关于反光墨镜的想法来自保罗纽曼,在1967年主演的一部电影《铁窗喋血》
这些看守没有受过任何专门的角色扮演训练,只是告知他们的责任是让囚犯们守规矩,以维持监狱的秩序
这是心理学史上探究,探讨和分析的最多的研究之一,看守们和囚犯们身上发生的人格和行为变化意义深刻且令人震惊
出乎任何人的意料,这些囚犯和看守身上的真正特性和人格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所扮演角色的特质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监禁的体验破坏了一生的学习,人类的价值被搁置,自我概念受到挑战,人类本性中最卑劣最丑陋的病态面显露了出来
令人觉得恐怖的是,“看守”把其他人当作倍率卑劣的动物一样对待,而且乐于享受那些残忍的行为,而“囚犯”变成了卑屈顺从,失去人性的机器人,他们只能想到逃跑,自己个人的生存,以及对看守日益增长的仇恨
其中一些看守开始折磨囚犯,似乎很享受自己的地位带来的权利,有些看守不那么严厉,并且努力去保持公平,但是他们也一直没有干涉那些残暴专横的看守,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未给实验者说,他们认为其他看守可能做的有点过头了,甚至津巴多本人也偶尔会忘记他在负责一项科学研究,而是不自觉的进入一个“监狱主管”的角色
津巴多原计划进行两周的实验,但在第六天的时候就终止了,因为这种模拟的监狱情境太强大了,他已经以惊人的方式演变成了现实,被试不在是实验人员和随机指派的大学生,他们逐渐成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变成囚犯,看守和监狱长。
这些角色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个人身份消失了,被试甚至实验人员都难以意识到在“斯坦福”监狱中的行为有多危险
我们原本都认为,这样的监狱事件不可能会真实地发生,任何人,尤其是自由,民主社会中的公民不可能会对其他人做出如此残忍的虐待。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像津巴多一样的心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试图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现象:他们在本质上就是普通人,可能和你我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其中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强大的情境力量——罪恶的战争。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斯佩里和扎加尼加在1967年发表的《the split brain in man》(割裂脑研究)
表明:左右半球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可以独立分开,从而处理双倍信息
感到伤心却说不出?那是因为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控制语言的大脑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
由于这是一种令人不适的认知环境,大脑左半球会试图用语言寻找一个原因来解释这种悲伤,毕竟语言是他的主要工作,然而,由于大脑左半球不具备所需的充足资料,所以,他的解释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丰富的经历 = 更大的大脑?
营养不良可以使一个人对环境刺激反应迟钝,长期持续的营养不良,可能限制大脑发育
同时,这种限制会因环境的丰富而减轻或因环境的贫乏而加重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智商的70%来自遗传,30%受后天环境影响
如果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则遗传的影响就较小
例如:在美国,大多数儿童都有机会学习骑自行车,这就意味着对所有儿童而言,环境的作用几乎是相近的,那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在汽车能力方面的差异,就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或者说成,一个班里有聪明孩子和笨孩子,他们学的东西是一样的,那么这时候,成绩的差异就取决于智商,这就意味着,比较遗传因素的先决条件是处于相同程度的环境之下
小心视崖!- 人类天生有感知深度的能力
试想你走到了悬崖边上,你会害怕吗,一定会的,因为人有感知深度的能力
对人类来说,这种能力到六个月左右才会出现,但是对于鸡和羊来说,这种能力几乎是一出生就出现了,而对于老鼠猫和狗来说,大约在四周时出现这种能力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因为如果通过尝试错误学习获得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很多潜在致命的危险
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
REM: rapid eyes movement,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所有可以回忆的梦都是在REM阶段发生的,这一阶段对人的睡眠至关重要
一些嗜酒成瘾的人们,很多年来,他们可能一直在剥夺自己的REM睡眠(酒精作用使人跳过这一睡眠期,一夜无梦到大天亮),一旦他们停止饮酒而已,会受到REM极其强烈的反弹作用,以至于当他们清醒时也会做出做梦的现象。
这也许可以解释被称为因酒精中毒而引起的震颤性馋妄现象,这种病常常会出现可怕的幻觉
梦,并不浪漫 - 梦只是生理现象,不是专为掩饰无法接受的愿望
大脑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来与由脑干激活所产生的信息资料相匹配,正是由于神经冲动的随机性,以及赋予这些信息意义的困难性,梦常常是荒诞不经,支离破碎,且看似神秘
为什么醒后记不清做梦的内容?
因为在REM睡眠阶段,大脑中某种,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受到抑制,所以除非梦特别生动,并且是由大量的激活产生的这个梦,并且你在做梦过程中醒来或做完梦后立即醒来,否则你是不会记住梦的内容的
人会总会试图从梦中寻找意义。简单来说:前脑会努力把脑干产生的杂乱的信号整合成只有一点条理的梦境。
敲敲木头-迷信行为的产生
经常看到朋友圈有各种什么转发锦鲤,什么转了会有好事发生,乱七八糟的“迷(ruo)信(zhi)行为”
为什么人们会出现这种迷信行为?这和文化程度有绝对的关联吗?
斯金纳说,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或揣测在迷信行为和某种强化性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虽然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关。人们相信这种联系,是因为该行为被偶然的强化过一次两次或几次,斯金纳称它为非关联性的强化
一种行为被强化物强化后,若不再出现,那么这一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将慢慢减弱,直至完全消失,这种抑制过程被称作消退,习得的行为因为奖励而不断强化,因为惩罚而不断消退,而迷信行为的消退是非常难的
也就是说,如果人们的迷信行为偶然成功了一次,那么就会促使其不断地重复迷信行为
更高水平的迷信行为是在负强化的条件下形成而非正强化下产生。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这些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强化负强化对迷信行为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一个更有利的条件,换句话说,你更可能采取迷信策略去防止坏结果的发生,而非创造好的结果
比如说人们一般祈求上帝,免除病痛折磨,或免受灾祸,这就属于负强化
迷信真的一无是处吗?答案是NO
迷信行为并不会导致你想要的结果,但他们还是有积极的功能的,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迷信行为经常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和控制感,有时候由迷信行为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焦虑,增强信心和勇气,并提高成绩
观察攻击行为,做出攻击行为
人类会因观看到暴力现象而做出攻击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奠基人的班杜拉于1961年发表的
《Transmission of aggression through imitation of aggressive models》(通过侵略模型的模仿的侵略传送)表明
1.非攻击性榜样能起到抑制攻击行为的作用
2.被试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远远超过异性榜样的行为
3.影响排行:真人榜样影响力最大;电影榜样第二;卡通片的榜样第三;
观看暴力行为的被试都比观看非攻击性榜样的被试,展现出更加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你在哪方面更聪明
智商当然不能作为评定人的标准,为此,加德纳提出了一个更全面的评价系统
加德纳八种智能的核心操作系统: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人际关系处理、自我内省、自我观察、自我存在智能
其中最后一项——自我存在意义探求,是一个很新奇的点,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作为智能的被选者,存在智能,立足于人类对存在的最基本问题进行思考的倾向,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们从哪里来,将来会发生什么,什么是爱,为什么要发起战争,我有时说这些问题都是超越感知的,他们关注的问题太大或太小,都已经超出了我们的五官的感知能力
我经常会思索人生的意义,没有人会知道答案,但是有"思考"这个动作,本身就很难得了
让你愉快的控制力 - 控制力越多,越快乐和健康
如果人一旦认为自己对生活无法控制时,他将失去快乐并迅速走向死亡
实验组的被试老人在生活中,有进行选择的机会,可用多种方式调节自己的生活,比如可以自己选择一盆专属的花来养,或者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活动散步
而对于控制组的被试而言,虽然其他因素与实验组基本相同,但他们收到的信息是将由疗养院来代他们做出大部分决策,比如给老人指定的花,让老人在规定的时间活动散步
选择的机会和个人的控制力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责任感提升的那组被试比对照组的被试感觉到了更多的快乐,也更富有活力,而且访谈者对他们机敏程度的评定也高于对照组,所有这些差异在统计上都具有显著性
对于一个被迫放弃控制力与自我决策权的人,如果我们给他一个较强的自我责任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便会提高,生活态度会变得越发积极
在人丰富多彩的一生中,个人的力量和控制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种潜力丧失之后,人也就进入了老年。人所拥有的控制力越多,其老年化过程就越快乐,越健康越平稳
认知失调
在多大的奖励面前,会使让你对别人说出违心的话?
研究发现给被试的奖励越多,他们的态度改变的越少
如果你相信x,但你却被要求公开主张非x,那么你将会体验到这种忧郁认知失调引起的不适感,不过,如果你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公开主张非x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如压力奖励或者惩罚,那么你的认知失调,将大大的降低或消失,因此越将不一致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选择,你的认知失调会越严重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解释该行为的理由充足——轻微认知失调,态度改变较小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解释该行为的理由不充足——严重认知失调。态度改变较大
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 - 相信命运还是相信自己?
外控倾向:认为事件的发生自己无法控制,听天由命,相信命运
内控倾向:认为命运在自己手中,自己可以控制事件的结果
内控个体,对有把握的事情下赌注;相反,外控个体,更愿意在风险较大的赌博中下注
如果一个人具有外控倾向,但这种外部力量被认为是一种对至高无上的神灵的强烈信仰,那么它也就不太可能陷入由外控倾向带来的一些典型问题,如无助感,隐喻低水平成就动机,缺少谋求改变现状的动机等
内控水平高的人可以更好的自我调节,并适应生活。每个人,特别是内控水平高的人,必须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如果一个人打算改变一种不可能改变的情境的话,那么挫折沮丧和抑郁很可能随之而来,当存在于个体外的力量缺失控制,那么最健康的行为方式是采取外控型的态度
个人与集体
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而日本是集体主义的追捧者
实验设定让两国大学生观看球赛,并使自己学校的队伍输掉比赛,观察两国大学生的反应
美国大学生,无论是在赛前还是赛后均表现出对自己球队更加积极的态度,相比之下,日本大学的评分没有表现出对本对的偏爱,相反这门大学生对学校的评分反映了每一所大学在社会上的地位对学生的评价则是根据目前的状态
不过即使在这些不同的地区内。也可以发现不同层次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亚文化群体,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小多种社会文化日益交织,我们所直接经历的文化多样性,常常会导致一些潜在的误解沟通障碍冲突和挫折,对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文化差异的差距和观众有可能让我们朝着缓和文化分歧,以促进世界和谐的积极目标,迈出很小却很有意义的一步
在这儿谁是疯子?
“标签”是极具危险性,一个人一旦被贴上符合某种心理疾病的标签,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那这个标签就会掩盖他或她的所有其他特征,这种做法最坏的影响是它可以改变自我。这证实了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被按照某一特定方式对待时,他和他的行为就可能开始变成所对待的那样
标签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是有效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部分,就像疾病的名称是诊断和治疗躯体疾病的一部分一样,然而如果我们被标签困扰我们必须为去掉由标签所引起的无名困窘和羞愧而继续努力
你再次获得防御
费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假设人格是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有一个例子来说明它是怎么工作的。
想象一下,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在一个小镇的街上漫步,时间是晚上十点钟他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他意识到自己饿了在路过一个杂货店时,他看到在一个大的橱窗里有食物等店门已关他的本我可能说看实物跳过橱窗拿一些。
记住,等我想立刻满足而不顾后果,那可能没有意识到本我的建议,因为他在意识层面之下自我可能听到了这些包括因为他的工作是保护男孩儿不冒风险,他可能回答不。
那将是危险的,让我们绕到后面破门而入偷窃食物吧,这时超我表达了他的愤怒,你不能那样做,那是不道德的,如果你那样做,我将惩罚你
于是男孩儿的自我重新考虑并提出了一个新建议,那是本我和超我都能接受的,你知道过四条街,有一个通宵快餐店我们去那里买点食物吧
今天常被应用和认可防御机制:退行、投射、反向作用和升华作用,请记住防御机制的基本功能是改变现实,以避免焦虑
退行:如果第二个孩子来到一个大家庭,大孩子将使用退行策略,如用早期的方式说话,想要奶瓶,甚至尿床
只要婚姻易出现问题,已婚的成年人就搬回家跟爸妈住,这也是一种退行现象
投射:你将把你无意识中的欲望看成是别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你把你的冲动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把引起的焦虑外化,进而减少焦虑
反向作用人们采取表面的,完全没有本我真实欲望的态度和行为来阻止焦虑,除非本我和自我的冲突,以某种方式解决,否则反向作用倾向于快速表现并通常成为个体人格的永久的部分
升华作用:某个人有强烈的攻击冲动,可以通过参加对抗运动或成为外科医生来得到升华,一个小女孩喜欢骑马可以解释为不可接受的性欲望的升华,一个带着色情目光注视人体男性可以通过成为一名裸体像画家或雕塑家来升华他的情感
习得性抑郁
什么是习得性抑郁?
当一个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他将停止这种尝试
如果这种情形出现的太过频繁。这个人就会把这种控制缺失的知觉泛化到所有的情景中,甚至泛化到那些,实际上能够控制的情况,于是他开始感到自己是颗命运的棋子,任人摆布无助而抑郁
塞里格曼把这种抑郁的产生的原因称为"习得性无助"
但是一旦动物习得了有效的行为,那么随后的失败经历就不足以消除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心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过很成功的经历,他很自信,那么后面的失败经历就不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影响,这就说明了第一次的成功是多么重要
病人相信他们必须完全听从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以便尽快康复一名著名的健康心理学家曾指出,做一名好的住院病人意味着病人必然是被动的,而且必须放弃所有控制力,这其实是为病人制造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境况,此后,即使控制力有可能对继续康复起作用,这些病人也已丧失了使用控制力的能力
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控制力缺失归因于
一:永久性而不是暂时性的
二:自己的内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因素
三: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那么个体很有可能变得抑郁
为什么人觉得自己会从失败中获得成长?
当人们对自己,他人和将来的基本假设受到挑战时,会出现创伤后成长,作为对这个挑战的回应,心理受创伤的个体,可能会试图从他们的经历中寻找意义,因此,有些人常会发现他们从创伤事件中获益
创伤,失败,贫穷都不应该被推崇,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也不过是失败者的安慰之辞
拥挤导致行为异常
拥挤是由密度产生的个体主观心理体验,也就是说,如果你试图专心于一项困难的任务,而却与二十个人呆在这样一间屋子里,这时你可能感到太拥挤了,相反,如果你在上述同样的房间里与二十位朋友聚会,你可能一点也不感到拥挤
拥挤因素对问题解决能力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一项研究,让人呆在非常拥挤的小房间里或呆在不太拥挤的较大,房间内并要求被试完成相当复杂的任务。如把不同的形状进行归类,同时记忆听到的故事,随后要对故事内容进行测试,在拥挤条件下被试的成绩明显低于不拥挤条件下的被试,所以拥挤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拥挤环境中,你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加快,但随着这些影响你会感到其他人对你充满敌意,并且随着人口密度增加,你会感到时间过得越来越慢,对照我的大学寝室,非常拥挤,所以很不适合学习,并且很容易起争执
五个人居住在一个三居室的公寓里,或者七个人挤在一个四居室的屋里人们,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退缩或攻击性行为,这里有两个可能存在的原因,也许是人口密度导致了病理行为,或者是那些退缩或攻击性程度高的人,各自会有自己的选择或者被排斥的缘故,而最终获得不太拥挤的居住环境
编个故事吧!
TAT测验的理论基础与罗夏测验相同,即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无意识力量驱动的
大量的文学创作是作者自身经历或幻想,在意识或潜意识中的表现
从众的力量
当人们在某种情境中不知如何表现才恰如其分时,就会表现出更多的从众倾向
无条件服从
权威人员要求一名被试对另一名被试施加虐待,观察其服从情况,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在受虐者发出无比痛苦的呼喊时,施虐者仍会服从权威人员的指令
施虐者与受虐者的身体和情感距离的改变制约着服从倾向的强烈程度。距离越远越看不见彼此,则服从率越高
权威人员与施虐者的身体距离试越近,其服从倾向越强
以上为本书全部精华,梳理过后,心中又多了一分启悟
心理学常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很容易被打上玄学的标签,但其实真正的心理学是严谨而科学的
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心难知,但并不是不可知,
人的心理其实并不神秘,若你用心看,总会窥探到它的本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