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铃声响起,学生陆续离开教室,我收着电脑,小蜜蜂等上课行当,心如轻云,冉冉升起。
一对男女生还在教室,做着今天的情绪卡。
我说:你们还不急着走吗?
女生说:接下去两节没课,不急。
看着他们俩这么认真的样子,我又八卦了:你们是大学里认识的吗?
女生说:嗯,到了大学才认识。
我说:同班,真好!
他们俩抬头,嘻嘻,并把作业发给我。
“情绪命名:happy
情绪描述:元气满满的一天,走那儿,那儿都很美。10分
策略是:有你,随时随地都很开心。”
看着他们手拉手离开,感受他们的纯真和甜美。
二
一大早,真的挺早,6点不到。
打开微信,有条消息:
“老师,我想咨询个事,喜欢一个人,应该告诉他吗?”
我心里也是一丝丝甜,觉的学生愿意分享这么纯真美好的事情,让我这般老腊肉一样的人,依然可以和她们同频。因为她们,我以18岁的年轻的视角去思考一些问题,保持这种新鲜与开放,真好。
当然,这个话题,我们约了面谈。
今天课上,在情绪ABC里,我们探讨的是“当众表白被拒”,如何改变认知的话题,课堂很开放,也很热情。
课前分享的环节很即兴,我们探讨过夏天到了,如何防狼?男生,那些年我们流过的泪?寝室里和男友视频,妨碍他人隐私了吗?为什么刷抖音,吃鸡?那些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故事?……
这种流动里,生命影响生命,很鲜活。
三
为什么会记录这两个片段?
是因为上好课,我开着车,听着车载音乐,看着明媚的天,当门卫放行的杆子高高抬起,我驶离校门的时候,我脑海里冒出了一个词:我逃了!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逃”这个词。
当我回家换下职业装,穿上轻便的服饰,背起双肩包,走在黄昏的雾霭里的时候,我脑子中又冒出一个词:逃离。
第二次出现“逃”的时候,我惊到了自己。所有生命事件,都是好的礼物,不是一直都积极负责的吗?为什么是逃?有什么是我不愿意去面对的吗?那在逃什么呢?
所以,我回顾了校园的两个片段,我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我喜欢上课,喜欢和学生探讨这样的话题。一个天生的助人者,幸福感来自影响他人。他们的获得感,就是我的成就感。
所以,离开校园,不是逃,应该转向另一个词--“向往”。我喜欢校园,不妨碍我还可以向往校园之外的东西。我问:那向往的是什么?
同样,每天晨跑,积极认真工作,空余时间做点家务。紧张充实的不必花太多心思去考虑休闲交友,人际比较等事情。这种单纯的实在,不是我喜欢的吗?那为什么用了“逃离”?
所以,离开丽水,不是逃。应该转向另外一个词--“向往”。我喜欢这座城市的质朴与俊秀,不妨碍我向往这座城市之外的东西。我问:那我向往的是什么?
对,我向往的是什么?
四
记得有一天,在吃早餐的时候,多戈说到高仓健,说:
他望着这个世界,既不靠近,亦不远离。
我记得当时正急急忙忙喝着粥,马上要去听课,回头应了他一句:你老娘就是那种一头扎进去,就不知道怎么死的人。
对,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日日夜夜,我就是那种沉静在这种付出与获得的满足感里,不谙人事的人。
同样,在这座城的街头巷尾,晨钟暮鼓里,我就是这种天真烂漫,生活在自己制造的恬静里,不了尘事的人。
也许,靠世界太近,需要某个时候,做一次抽离,需要站在其他的角度,去审视这个大婶的自娱自乐的幸福时光。
所以,爱沉浸,不是逃离,是向往之。拥有,也可以更富有;换个角度,就是出路。
总有一束光,总有一个声音,在牵引:靠的太近,适时远离,给一个空气流动的机会。
距离,让我们看的更清楚。
站在桥上,去看那个成为风景的自己。
我是我,我可以更多元的我;更丰盈的我。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亦是一个新的向往。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73天,坚持跑步4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