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 图片均来自手机
(1)
太阳爬过季节的山坡,转眼从春夏来到初冬,时光依依,薄雾绵绵,从指缝划过的所有岁月,如一首歌,悄然无声,缓缓流淌。
作为地道的四川成都人,早就耳闻九寨之水的灵美,早就心之向往,但一直为生活忙忙碌碌,这不,刚好有一段空闲的时间,索性报团到九寨走走。
11月22日的清晨起了个大早,7:30从郫都出发,上都汶高速,窗外的川西平原还笼罩在一片淡淡的云雾之中,一排排黄灿灿的银杏树,在冬日晨曦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的成熟,那么的热烈,那么的厚重,偶尔可见红艳艳的山茶花静静地盛开在原野上,给冬日的旷野增添些许亮丽。
车过都江堰,沿着岷江河逆流而上,河并不宽,水浅且平稳,对面山坡是光秃秃的山峰,山腰上沙石松散,河里随处可见从山上滚落的大石头,山巅上云雾缭绕,只有山坳处生长着幼小的灌木、杂草。
越往上行驶,河床宽阔,水流湍急,不知不觉已来到汶川县,汶川县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高山耸峙、峰峦叠嶂、河谷深邃、悬崖壁立,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由于地壳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有的山体呈现”多”字形的片状倾斜排列,有的地方呈现长条块“H”形的黑色墨石排列,还有的呢?形如怪兽,面目狰狞。
沿途会看见许多裸露山体,滑坡现象相当严重,时隔多年,想起当年惊心动魄的512地震,这些灾难痕迹仍历历在目,虽自已没处在重灾区,但也历经了生死悠关的重大考验,好在一切梦魇都已过去,生活又回到从前,归于安稳和宁静。
(2)
过了汶川新城,上了213国道,路虽变窄,但路况也好,并加上护栏。
到了茂县境内,就进入高山深谷区域,道路险峻异常,岷江河水在峡谷中迂回穿梭,幽深而宽广,晃然间不见踪影,忽而又闻水声澹澹,河水倒映蓝天,蓝天映照河水,两岸山青树翠,好一片迤逦秀美的山水风光!
虽然感觉危险,不过,自己还是很兴奋,因路两旁的果树上挂满了诱人的、带着露水的、红红的糖心苹果,不远处,山坡上是地震之后重建的一幢又一幢的、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羌寨民居和碉房。
”叠溪!叠溪!” , 坐在前排的朋友尖叫了一声,原来是叠溪海子,叠溪海子地处茂县境内,海子周围青山环抱,岸边翠草丛生,湖水碧绿幽兰,微风过处,泛起阵阵涟漪。
大山倒影映水中,水平如镜!
前几年,我认识一位茂县的羌族老人,她曾说当地非常流行一种叠溪海子的神话传说。
据说在叠溪城沉下去的当天清晨,有一对出了名孝顺的父子,从灌县做完生意急匆匆地往家赶,有一位身材清瘦穿着黄袍的僧人倒骑着一匹黄马,嘴里低低估估、念念有词,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近了,父子仔细一听:“叠溪沉,叠溪沉……”,父子俩吓了一跳,急忙上前询问,僧人双手合一道:“天机不可泄露,你们赶路累了,何不喝口水休息一下?”,说着就递过来一壶水,父子俩真的口渴,喝了水之后就在路旁的石头坐了下来休息,忽感头昏昏沉沉的,不知不觉就睡到了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僧人呢?早不知去向,但前面就传来整个叠溪城沉下去的消息。
固然,这只是人们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宣传方式,其实,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深深地凝视如今宛如一块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深绿色翡翠般的叠溪海子,面对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那场我国地震历史上罕见性的、毁灭性的、吞没了近万条活生生的生命的水灾,总让我惊诧莫名、感慨万千,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淡淡忧伤和感怀。
叠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达1·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350多万平方米,实际上它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更是川蔵高原上熠熠生辉的一颗夜明珠,湖宽约一公里,但长却有十公里之多,海子由上下两处连接,形如肠状。
美丽平静的叠溪海子的水面下,是繁华千年的叠溪城,1933年的一个下午,顷刻之间被地震抹掉了……
它曾是历代的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藩草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长期为重兵把守,即军事重镇亦是商贾云聚的集散地,据当地村民讲,若遇上阳光普照、风和日丽、水浅清澈时,登上高耸于湖畔的碉楼,还能清楚地看见湖底的叠溪城。
八十多年过去了,叠溪海子成为了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最大的、也是最美的地震遗迹",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世界遗产与国家公园研究中心通过综合考证,认为地震遗址——茂县“叠溪海子”已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
想一想,世间的美景奇观往往要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换来!
(3)
继续前行,地貌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了高原高山地形了,进入蔵区了。
前方,建筑突然多了,估计是一座繁华的城市,近了,一段灰色高高的古城墙映入眼帘,城墙高处还有庙宇与城垣,这应该就是边陲重镇——松藩县。
松藩县古称松州,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自古既是川西北地区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历史悠久的藏、羌、回、汉族人民“茶马互市”的重要驿站。
松藩古城分内外两城,两城之间有城门相通,城墙全长6·2公里,高12·5米,全部以青砖砌成,牢固坚实,其厚度达到12米,堪称全国之最。
大巴车来到北门,北门前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雄伟雕像,文成公主是中国最昌盛唐朝之宗室公主,为了国泰民安因和亲政策远嫁——西藏的吐蕃,离开了繁华的都城长安,文成公主入藩途中,辗转来到松藩,凝视昔日战场,感慨万分,呼日:“兴师相戕罪也,余将和睦唐藩。”,文成公主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实现唐藩结盟,给松州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话。
穿过斑驳、厚重的城门洞,顺着青石板登上城墙,细数着脚下的青砖,手摸着飘扬的幡旗,眼望着雕楼翘檐……这一切的一切都记录着松藩悠久历史的点点滴滴,一股久经沧桑的古老味浓浓的迎面扑来。
其实这次的目的是为寻唐才女——薛涛而来,去年写《锦江春望离思愁》时,其中有段薜涛在西川节度使韦皋身边做女校书时,因有点恃宠而骄,且和当时的许多文坛领袖们酬唱迎和,韦皋十分气愤,一怒之下,将薛涛发配到边关,这里的边关就是指现在的松潘县,古称松州;薜涛走在曲折荒凉的路上,内心异常恐惧,于是在途中写下了《十离诗》,差人送到韦皋手中,这段艰苦的边陲生活中,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用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愁怨与苦闷。
经历一生坎坷之后,薜涛看淡人世间的恩怨情仇,随后隐居浣花溪,潜心制作薜涛笺,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古稀之年,却写了一篇忧国忧民的绝唱诗篇《登筹边楼》 。
几经周折,终于在城墙上寻找到薜涛的雕像和她的《登筹边楼》。
继续沿着城墙前行,慢慢地欣赏周围的壮丽景色,湛蓝色的天空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贯穿古城,使得古城更有灵性,远处的几株红枫树已变成深红,片片枫叶——簌簌飘零下来,仿佛给大山深处的灰色古城点上了一点彩妆。
咦,前面有一位戴着眼镜、头发花白的瘦弱老人,站在城墙的凹陷处,昂起头,目光深沉地凝望着远方幽深苍茫的大地,他在沉思什么呢?
是在遥想古今往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还是在感叹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往前走了一段路,导游指着不远处的山坡说:“从下往上看,山上弯弯曲曲像一条田埂样垄起的地方,就是倒塌城墙的遗址”。
(4)
过了松藩城,向川主寺驶去,藏族文化越来浓,路旁随处可见圆身尖顶的小白塔,草原上高高飘扬的五彩经幡。
川主寺镇隶属松藩县,它不是一座寺庙,而是一座小镇,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四川通往九寨沟黄龙风景区和川西北大草原的必经之地,被誉为“高原明珠,度假天堂”,主要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
我一路追寻岷江而来,临河北路旁边的河就是岷江,岷江上游从川主寺镇穿流而过,数条支流、溪流在这里汇集,奔腾汹涌,一路向前,流向肥沃的川西平原。
前面过了小桥,有一个李冰塑像的广场,李冰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只知道战国时期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守,设计和修建了造福千秋万代的都江堰,不知道李冰为了解决蜀国的连年水患,翻山越岭,长徒爬涉沿岷江而上,来到川主寺寻找岷江的源头,把危害人民的水患彻底根除,老百姓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而建起庙宇加以纪念。
川主!川主!原来川主就是李冰,川主寺镇的来历竟然是这样的,川主寺就是为纪念李冰而修建的,真是人在世间行,处处学问多!
即将离开川主寺镇,在行驶的车上拍摄到右旁的元宝山山顶上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听身旁的一位老者说,川主寺有一个红军长征纪念馆,纪念馆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还有许多“英雄浮雕群”,也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地方。
真是可惜!
离开川主寺镇,继续向目的出发。
这就是高原藏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藏区草原美景次第般地在我眼前开放,此时的草原少了青草的碧绿,少了野花的芳香,但秋草的枯黄却更加增添草原妩媚和豪放。
远处,蓝天洁净,雪山威武;近处,脊梁如龙横卧苍穹,溪流如带萦绕大地,一幢幢房屋立于山坡,一群牛羊低着头吃草,暖暖的冬日阳光几许。
一幅宁静的草原风光图!
前行没多久,岷江源到了,其实就是岷江的发源地。
岷江水系岷江又称汶江、导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岷江源头发源于弓杠岭和郎架岭,具体位于松藩县和九塞沟县交接的弓杠岭,因其岭如弓之杠得名,这里海拔3690米,藏语意思为“都喜欢山”,这里是一片开阔的沼泽地,它是所有大江中唯一以沼泽为源头的,现在被打造成岷江源湿地公园。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和灌溉了成都平原;乐山以下为下游。
中国人有个千古不变的习惯,那就是寻根问源,千百年来,岷江水滋洋润泽了川西平原黝黑的土地,曾幻想,它的源头应该是雪山流下来的一片海子,或是高山峡谷中汇集的一泓清泉,但却恰恰不是。
曾经,我无数次的站在都江堰的铁索桥上,俯视着滚滚的岷江排山倒海的气势,现在再看看那平凡的岷江源,思绪会飘到遥远。
岷江源——草地中的一片沼泽地,您平凡朴实如世间那千千万万的母亲,既没有伟岸的身躯,也没有靓丽的容颜,有的只是枯枝残叶和松软泥潭,然而就是这浑浊的泥水,慢慢聚集,慢慢汇聚成滔滔不绝的岷江水,岷江水如您永不干枯的乳汁,世世代代养育着勤劳勇敢的蜀国人民。
我一路爬涉,为的就是来看您、来寻您、来感受您,我在长长的栈道留恋徘徊,我要将您饱经风霜的容颜铭记于心,虔诚地掬起一捧水,让它慢慢地从我指间轻轻地滑落,我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您传递给我的温度,霎那间我明白,我的血液早已被您的灵魂浸透。
我再次深情地凝望这一片神奇的沼泽地——岷江源,恋恋不舍地转身离去,因为九寨就在前方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