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就喜欢上了逛星座网,饶有兴致地看里面各种关于星座之间的轶事。在看性格篇时,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标题,关于星座君们面具后的面目。内容是什么记不太清楚,太繁杂。脑海里只在想着一件事,面具。网上说的,总的来说,似乎隐隐有批评面具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样子。可我心里却涌出一股反对之意。
面具真的不好吗?面具式人生真的只充斥着虚伪与假情假意?
人性的面具,自然不是实体化的面具所能形容的。但它可以作一个参照。
人们常说一个人带着面具时,往往都呆着不屑与嘲讽之意。似乎,“面具”与“虚伪”划上了等号。几乎是。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每一个人“戴上”面具,都有不同的理由。
姑且把面具这个概念理解成一种精神状态。人的精神状态是时时改变的,所谓的面具,自然也随之变化。而变来变去,为的,终究是自己的心。
是一种曲线式的自我保护。也是为了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处。
我很喜欢日本的面具文化。众所周知,日本盛行妖怪文化。动漫里的人形大妖怪通常都喜欢戴上一幅面具,人们也以此作为区分人与妖的标志。妖怪们戴上面具,与其是为了做标记,倒不如说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人妖殊途,面具能以某种奇特的方式帮助他们活得更自在。看《萤火之森》时,里面的男主角阿金即戴着面具示人。他长得很漂亮,但有着不能触碰人的禁忌。作者便借助面具这一巧妙设定来表现他与人的距离。少年带着奇异的狐狸面具,以奇异诡谲来显示自己那并不存在的强大。谁又能想,面具之后的孩子,只是想要一个平静的生活而已。参加一次人类的灯会,拉一次女孩的手。故事结尾是日式的悲伤,很简单,女孩由于触碰了他而致使他魂飞魄散。
碰了面具后的真面目,带来的却是美丽之后的毁灭。短暂又残酷。
世上又何止一个阿金呢,即使他不存在。碰了面具后的样子,便是越过了雷池,得来的便是悔恨。
面具的存在不过是依人心而已。人有时候也会因特殊情况而撒善意的谎言,这时候的人的确撒谎了,带上了撒谎的面具,可没有人会责怪他。戴着面具又如何呢?
人的心情千变万化,每一种心情都是一幅不同的面具。感情丰富的人,多愁善感的人,他们脸上的面具时时刻刻都在更换,让人捉摸不透。乃至于有双重性格的人,哭哭笑笑,喜怒无常,他们天生就戴着面具,不止一层。
有人说,面具的存在与真像是相对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促使人去揭开它。
但如果,真面目还不如面具呢?或者说,真面目本身就是面具的一个变形呢?
正如那受到人们赞扬的美丽谎言。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起到了身为面具的作用,很多时候,它都阻挡住了或残酷或无奈的现实。倘若所有的事实都赤裸裸地展现,恐怕那才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很多人毕生都在追求本我,希望通过摘掉人性面具,破除虚假来达到趋向真如的境界。却恰恰忘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去掉了所有的面具,真实本身便同样会成为面具。
禅宗六祖慧能与神秀辩道的故事总是为人们津津乐道。慧能以“明镜亦非台”之句击败了神秀的“心如明镜台”之语。通常,人们当然希望自身能够去除污垢,得见本心,像明镜一样。然,慧能以佛的境界说明,明镜之上总有灰尘。就好比心中那摘不掉的面具。无论坦白到何种地步,总有一层面具覆盖在其上,保护着什么。佛从人间来,尝尽了酸甜苦辣,才知道,“戴着”比“摘下”更不容易。世上没有真正能完全摘下面具的人。
如果一定要把面具作为缺点,那么世上同样没有全无缺点的人。
面具的意义永远不会是以邪恶为主。真与假的漩涡就此纠缠了无数岁月。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存善心,为每一件美好的事,美丽或不美丽的人而努力,面具戴或不戴,便都无关紧要了。有一颗真正美丽的心,又有谁会看不到它,被表象所阻挡视线呢?戴着面具的人生,无需愧疚,同样可以开心自在,长乐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