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人问我对汉字简化的看法,我说汉字简化虽然与时俱进,但也失了一些韵味。所谓有得必有失,就看我们想要的是什么了。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个朋友总是使用繁体字的,她说繁体字看起来更美。她自己写日记也总是繁体字,说这样才有感觉。
汉字的简化总是会让我联想到败北的逃兵,一路丢盔弃甲。
我在上一课“我”字中说到,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也体现在很多字都是由人自身衍生出来的,比如这个甲骨文“梦”字,一眼看上去,就能看到一只大大的眼睛:目。“目”是一个象形字,就是人的眼睛:
甲骨文中的“梦”有三个部分组成:一只眼睛,一个人还有一个床。古人认为“梦”是一个人要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慢慢进入梦乡。《说文解字》中对“梦”的解释是:不明也。即做梦的时候,是闭着眼睛的。这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梦”这种活动是在睡眠的时候发生的。
在眼睛的下方,是一个人和这个人的胳膊,表示这个人用手撑着头。而旁边的那个偏旁就是一张床:
小篆的“梦”字去掉了“床”,它在眼睛上方画上了上眼皮,借此来表示眼皮下垂盖住眼睛,即闭眼睛的动作。同时这里也可以看出“梦”字对眼皮的强调,表示人躺在床上闭目入眠后,伴随下意识活动而出现的眼皮跳动现象。由此可见,我国古人对于“梦"的认识不仅仅是《周公解梦》。眼睛下方是“人”字,表明了做梦的主体是人,而在最下方是一个“夕”字,表示晚上,点名了做梦这种活动发生的时间。
”梦“的造字本义:入眠后眼皮跳动,潜意识中有所见闻。
隶书写法将上方的“眉头”写作了“草字头”,“梦境”尽失。而我们现在书写的楷体的“梦”字又将“草字头”写成了“林”,并且省去了
至此,“梦”的睡觉线索也完全消失,连做梦的“人”也消失不见了。
“梦”离开了夜晚和睡眠,于是便有了“白日梦”,也难怪现在大白天做梦的人越来越多。“你的梦想是什么”简直就是果先生看电视换台的原因,换着换着才发现,原来已经没有可以看的了~~~~
可是古往今来的人都喜欢做梦,谁的梦又能美过李白呢?怕是做梦也只有梦成“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样才好意思做梦啊~~~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下期预告:
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