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这一辈人是漂泊的一辈,太多太多的人背井离乡寻求生存与机会。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观念让我们如此,留在家乡真的不如出来吗?至少有家人陪在身边,至少我的生活会变得简单。我无数次的问过我自己,但注定不会有答案,如同为何人们喜欢楼房,但却不喜欢农村大院一样?
迷茫,年轻人永恒的话题,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没迷茫过。迷茫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生活不如意,且连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是什么都不知道,连自己奋斗的方向都没有。
迷茫会周期性的困扰着我,仿佛从大学时就已经开始了。回想起来,迷茫与犹豫令我失去了一些东西,也让我避开了一些东西,若是真的存在平行空间,我很想看一下若是当时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今天的我会是怎样,如今在我身边的人又会是那些?可惜,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机会看到另外的自己,也许他根本就不存在。
上周回家,碰到了自己的大外甥女,她即将面临高考了,询问我该报考什么学校?询问我什么专业好?
我问她是否有喜欢的专业,她说没有。是啊,没有,六年前的我和她一样,我们努力的备战高考,但却连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结果到报考志愿时仿佛只有这三条。哪一个学校好,学校的哪个专业好,哪一个专业好就业我们就报考那一个。当然,这里指的是分数够的前提。
高考,对于备战高考的学生来说,甚至是对于学生家长来说,他们都觉得那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一个坎,但那是真的吗?如此重要的一个坎,我们居然不知道我们努力想要换来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一个好大学名声吗?
高中毕业五年多了,反过来看高考,我承认高考对我们的人生有影响,但并不如我们高中时想象中那么大,更加谈不上决定我们的人生,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决定我们四年会遇到什么人的考试,我们人生岁月中的一个分岔口。
有人说他为名牌大学生感到可悲,他们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便是高考,随后便开始走下坡路。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这句话会心里发酸,也许发酸的人都是其中的之一吧。
最后,我告诉我的大外甥女,好好学习,学习的同时也考虑下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虽你感兴趣的东西可能和你现在想的不一样。高考对于我们来说挺重要的,但不足以决定我们将来什么,所以一颗平常心去学就可以,也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往往这样发挥的会更好。相比高考,往往大学怎样过对我们将来的影响会更大,备战高考大家都在学,即便你非常努力,你也很难超越他人,甚至是只能保证不被他人甩开,到了大学你会发现很多人不学了,你那时的努力才会更容易和身边的人拉开差距。大学最好做两种人,好好的学习,拿奖学金保研,要不然就是学点其他东西,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觉得对自己将来有用的,可以说从大一开始准备就业,就业是才会真的胸有成竹。大学最好不要做那种成绩不好不坏,且没有一技之长的人,这种人比成绩将将够毕业的人还要可悲。因为他们既没有学好,也没有玩好。
不知是对是错,总之我把自己走过大学后的感触讲给了大外甥女。
工作一年多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能够做成事的基本上是两种人,一种是真的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另一种就是做事目的性很强的人。若是还有一种人的话,那就是做任何事都踏踏实实的人,不过这种人若是在错误的岗位,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他们需要跟对人。
很可惜,目前我不属于上面我提到的三种人,我如今的工作既不是我喜欢的,也没有到令我感到厌恶的地步。未能成为第一种人,是因为我没有抛开一切追求兴趣的魄力,没能成为第二种人源于骨子里的血液,再加上生活没有把我逼上那一条路,一条令我觉得不向前走就没有其他路可走的那一条路。
如今,作为一个IT民工,我迷茫,不仅是工作还是未来的生活,我犹豫,我不知道我要不要按照自己的心去努力一把。
迷茫,很多人都会觉得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差。在IT行业,尤其是技术这一块,由于新技术层出不穷,想要留下来就要不断的学习。
虽知道一定要学,但面对众多技术该选择哪一种学,或者是该学习多深又是一个问题。有些技术出来的快,死的同样也快,学习了技术,技术本身却死掉了,对于耗费精力学习的人来说多少显得有些可悲。虽说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一门语言学好了,其他的上手也会很快,但即便是上手快,也需要一个上手的过程。最终,不知道是对是错,对于新技术我只会看一个大概,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就够了,若是真的需要用到再去细细研究,可即便是这样,我了解这些新技术仍占据了我生活中一个不小的时间。
最近,项目中想要用一个前端框架,我看了三种可考虑的方案,最后全部否定了,很多新技术由于一些限制并不适合商用,小范围自己玩到是可以。
看完这些框架,我又迷茫了,又思考了,我敢肯定我看到的这三个框架,两年内肯定会有死掉的。与基础知识相比,框架死掉了,我们花在里面的学习成本基本上就白搭了,充其量也就是获得一个框架的整体思想,用法方面能够复用到的地方相比基础要少很多。
最后,说一句。迷茫是青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迷茫意味着思考,意味着你不甘愿如此的平凡,你心底的深处仍旧存在着一个梦,那以说明你不是一个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