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与蒙住眼睛的猴子

      如果你炒股,你就不能不看看这个故事。

      1941年,经济学家阿尔钦从部队退役回来,被著名智库兰德公司聘为经济顾问。当时,兰德公司承接了很多军方项目,阿尔钦主要负责成本核算、规模效益评估。

      一段时间,兰德员工都在热烈地讨论大家都很好奇的问题:做氢弹的原材料到底是什么,是锂,是铍,还是钍?

      这个谜底,还真被对军事一窍不通的阿尔钦揭开了。他写了一篇文章,叫《股市告诉我们》,在兰德内部广泛流传。不久,上司就致电阿尔钦,让他立即收回这篇文章。原来,他答对了!

      氢弹的原材料,这在当时来说,是绝对的军事机密,那它是如何被经济学家发现的?说来简单,阿尔钦只是研究了这几家生产锂、铍和钍等原材料公司的股价。结果发现,在过去8个月时间里,大部分公司的股价都没有多大变化,只有一家,其股票价格从两三美元,一下子飞涨到13美元。阿尔钦断定:就是这家了!

      如此看来,所谓“内幕消息",其实早已反映在资产价格当中了。如果自己不会或没空去仔细研究的话,听听那些行业专家,以及基本面分析师、技术派分析师的意见,还是十分必要的?

    且慢!再看看另一位大咖是怎么说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尔基尔出版过一本《漫步华尔街》的投资经典,卖了几十年,还经久不衰,一版再版。马尔基尔在第十一次再版的中译本前言中说:一只蒙住眼睛的猴子,向报纸的股票行情版投掷飞镖,完全随机地选出的投资组合,也能获得和专家管理的投资组合一样的业绩。这个观点,经过40年证明,一直颠扑不破。他还告诫我们:不要再做徒劳的研究,买一揽子股票放在那里,等着它升值就好了!

      呜乎!这个故事,再一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尽信书,莫如无书!所谓“专家”,东拍一砖西拍一砖,不将人拍晕才怪呢。经济学家们的脑袋,从来就没有比他们的老婆聪明多少。

    炒股,心态+长线,也许才是最最重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