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领导的诉求很多,对工作提出的要求多而复杂,并时有临时分配的工作出现。工作的过程中,又经常一项工作牵出另一项工作,工作越忙越多,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自觉已经很努力地在快速完成每一项工作了,实际上却效率低下,做不出什么明显的成绩。于是,每天风风火火、加班加点,一天到头似乎做了很多事情,又似乎都没有忙到点子上。
面对复杂烦琐的工作,需要进行一个有效的梳理。发现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分清轻重缓解的关键在于学会换位思考,明白领导真正希望你做什么,希望你的工作达到怎样的成果。
职场之中,时间是有限的,更是宝贵的。将有限的时间集中于重要的工作,是提高工作效能的有效方式。基于此,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创造了四象限法则,通过时间管理实现高效工作。
史蒂芬·柯维按照“重要程度”与“紧急程度”两大维度,将工作划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四大象限,并相对应地提出了“马上做”“计划做”“授权做”“减少做”四种工作策略。以期通过厘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实现有规划、有目的地工作,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对于“重要且紧急”的工作,如危机公关、重要会议、重大项目谈判等,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须优先解决,否则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职场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危机,来自“重要且紧急”的工作。对于这类工作,应当运用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果敢的应急处理能力,马上着手去完成。
对于“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如参加培训、提出问题、处理建议等,看似不紧急,却不能置之不理。这类工作十分重要,又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去做好,投资回报率最大,因而应当投入主要的精力与时间。同时,这类工作如果不能处理得当,极易演变为“重要且紧急”的工作,因而要及时制订计划,分解任务,实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对于“不重要但紧急”的工作,如电话、突然的访客等,往往因其紧迫性而体现出很强的欺骗性,制造出其很重要的假象,耗费大量的时间。这类事情往往是工作忙碌而低效的源头,应尽量放权交给别人去做。
对于“不重要不紧急”的工作,如发呆、闲聊等,意义很小,又很难缠。这类事情固然可以用于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但可做可不做,又浪费时间,应尽量减少处理这类事务的频率。四象限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对纷繁复杂的工作进行排序,厘清哪些必须完成,哪些尽量不做,哪些应当率先完成,哪些可以授权他人去完成。职场中,每人每天都会面对很多不同的事情,学会聚焦把控重点,便可以随时紧盯主要任务,不至于迷失在工作的海洋中。
当然,对于某项单独的工作,也应当学会抓重点。要明确工作的实现目标、截止日期、易出现错误等重点,制订计划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就可以对复杂工作建立简明清晰的认识,更高效地做好工作。有了对工作重点的把握,更可以在工作执行出现模糊或偏差时,随时复盘,及时调整方向,不至于由一项工作牵连出多项工作,出现越忙越乱的困境。
以计划为指南
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通过行为实验证明: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做事前计划,完成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这一理论被命名为“布利斯定理”。相似地,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提出: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第一次是在脑海里酝酿,第二次才是进行实质创造。大师们用理论或实践,不约而同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计划是重要的,计划是工作的说明书,是行动的指南。
一次只做一件事
以色列企业管理大师艾利·高德拉特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传统生产企业中,造成工人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不是懒惰懈怠,而是“不良多工”。
在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隔绝干扰。那些微信、QQ、邮件信息,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完全可以等工作告一段落后再集中处理。三心二意、多任务并行,不会使时间利用更充分,反而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步下降。相反,一次只做一件事,反而能够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