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能只是贪图轻松。
读书方法是可以像游泳一样训练出来。
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读书方法。比如论证类的书、哲学类的书更应注重结构和作者的意识。
你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1、为了获得资讯吗?——排除之外还有其他目的么?
2、为了寻找娱乐和消遣吗?——这是一种不动脑、懒惰的反映。我们应该警惕“被信息所支配”,警惕丧失思考能力。
3、阅读是为了获得理解力的长进。借助知识,但只有知识是不够的。
阅读的层次:
一、基础阅读。
字、词、句、语法的了解,阅读时没有障碍。很久时间没读书的成年人,他耳朵阅读理解能力不一定比中学生厉害。中学生一直坚持在阅读,无意中一直在练习阅读能力,相应的,他的阅读速度、理解力、判断力在训练中比较强。阅读是“需要终生学习的过程”。
二、检视阅读。
最快速度内判断,某一本书是否要去读。比如快速浏览书名、副标题、目录、序言、后记、译者说明、重点章节等。在1-20分钟内甚至1-2小时内决定。
第一遍,先浏览,遇到不懂得地方略过,注意力放在你能读懂的地方;
其次是阅读速度的问题。逗留和重复是最浪费时间的,可以借助用手指挪动(稍快于视觉)的小举动加强集中注意力,对自己读书时应该有所要求——抓重点。经典文本重复读。一年读五十本书很easy!
简单来说就是,综合考虑自身的速度、理解力、关注度三个方面。
三、分析阅读。
做笔记的意义:保持清醒;让你保持主动思考;保持记忆;重述可以加强记忆;尝试去回答问题。
其中应注意13个规则:
1、清楚书的类型;
2、使用单句子复述书中内容——即梳理出书的骨骼,用透视的眼光去看书,用200-500字清晰复述出核心故事情节。
3、可以说明此书是如何构架的;
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这是读者的责任。自问,如何做会更好?
5、搞清楚作者所用的关键字词,与作者达成共识。读书不是为了固化已有的知识,是要对之前知识和观念产生挑战——开始困惑、怀疑之时代表的是开始长进之时。
6、寻找书的主旨。
7、从相关的信息中推导和思考结论。“假如你是他,会这样想吗?”——重在启迪和思考。
8、找出作者的解答。公正评判一本书。
9、除非你听清了、理解了,才有资格说“我赞同”或“不同意”。否则,没有听清、没有听懂的情况下,发表“我不同意”的观点是愚蠢的。同理,没有听清或听懂,就发表“我同意”的观点也是不合适的,盲目的。
10、不同意作者观点时,不要变得狭隘,不要无理挑刺。
11、尊重不同意见。懂得区分知识和意见。
12、证明哪些方面作者提供的信息不全面,甚至是有错的;
13,留意哪些方面作者提供的信息不合逻辑,甚至分析是不完整的。
四、主题阅读。主要针对学术类、研究类、略过。有兴趣者请自行查阅本书。
读书没有捷径。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在哪?可能就在读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增加我们的理解力,判断力,让我们的生命活得更加厚重一些。
多读经典。读得越多,之后才越能有鉴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