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在南方水乡小镇,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南京城有一户人家,本是富家大户,祖上是做大官的,奈何现在家道中落,门庭罗雀。这户人家的户主叫王守财。家里上还有个老母亲,下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儿子,加之自己妻子王氏贤惠,本是很幸福的一家人。
可是好景不长,民国三十年。战争不断,富家大户纷纷逃难,家财为之一空。更何况是王家这种落魄户。家里眼看揭不开锅了,王守财曾很多次偷偷躲在角落里哭泣,恨自己无能。但是时势如此,他有能怎样,还得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午饭时间到了,本应该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此时确多了一分压抑。此时王守财首先开口了:“妈,您吃。”短短几个字,一个男子汉却是含着泪带着哭腔说出来的。一旁的小儿子用他天真的眼神望着父亲道:“爸爸,你怎么了?不开心吗?”守财沉默不语,只有双眼泪水不住的往下流。一旁的妻子和母亲也似乎懂得了守财的用意。老母亲含着泪把手里的粥递到嘴边。粥里似乎起了涟漪,原来是母亲的泪水。老母亲又把粥推到了孙子面前说:“宝儿啊,你喝吧,奶奶不饿。”
小孩子大口的喝着粥,不一会儿喝完就去玩了。屋里就剩三个大人了。守财对着妻子说:“你去把碗筷收拾下,我有话和妈说。”
许久守财终于开口了,“妈,您今年有60了吧?”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