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第三讲

思考:当孩子出生时,你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在我们心中,孩子就像光彩夺目的艺术品。

不论父母的阶层和收入,都希望孩子成长为健康、快乐、正直、有责任心、有好的工作、有高的收入、无忧无虑生活。

培养正常的斜杆青年。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斜杠青年”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进步的体现。这种进步使人类摆脱“工业革命”带来的限制和束缚,释放天性

比如孙云晓老师,作家协会委员/家庭教育研究者/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报告文学作家/电影编剧/旅行家....

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做到陪伴、榜样、发现、尊重、支持、成长,就是好父母,就是强大的父母。——孙云晓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傅国亮曾提出,我们总是不关注培养“正常儿童”。他认为“正常儿童”是自立的、阳光的、有人性的、有用的。

有位日本有个5岁会做饭的小女孩叫阿花,她妈妈乳腺癌复发,被医生无情宣判生命只有一年。通常父母都会想,我给孩子留下什么?中国有位妈妈把孩子未来十年的毛衣都织好了。而阿花妈妈用一年的时间教会4岁的孩子做日餐和营养搭配,有本书叫《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因为孩子会做饭,整个家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妈妈,我一直记得你对我说的话,不说别人坏话,不忘记微笑。阿花有的时候也会想哭,但是想到妈妈和爸爸,阿花就不哭了。”——10岁的阿花

2、儿童的认知活动直接受到其兴趣、需求和情感的影响,微笑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爱笑的孩子长大后会更聪明。

“笑”是一种“器官体操”,可以通过唤起孩子的笑声来提高他们的智力;笑是儿童健康最明显的标志,是心理发育的第一次飞跃,是大脑发育的一种良性刺激,是人性智慧的第一缕曙光,是打开孩子智力之门的金钥匙。

3、家庭教育专家杨东平认为,家庭教育存在哪三个盲区?

(1)不甘于培养教养良好的“人中人”;

(2)无视“除了学习不好什么都好”的价值;

孩子有哪些好的标准?身体健康、品格纯良、生活自理、友善乐观、性格随和、热爱阅读、喜欢运动、爱好广泛、勤于思考、学习成绩优秀等。可见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孩子可以得90分,而太多父母将“学习成绩”这一项比重放大了。

父母能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成为“三好学生”(身体好、性格好、生活习惯好),就很有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无论老师与校长多么能干,也很难改变孩子的“差生”命运。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摘自《阶层是会遗传的——父母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3)过早定向,磨灭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4、根据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哪些家庭的孩子学习好?

(1)饮食均衡规律,生活习惯较好;

(2)父亲认真、有条理、有礼貌;

(3)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喜欢做菜;

(4)亲子间的交谈多;

(5)母亲经常阅读儿童杂志;

(6)父亲周末休息;

(7)母亲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

5、根据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成绩不好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1)依赖方便食品,有肥胖倾向;

(2)喜欢电子游戏,不爱运动;

(3)被动、懒散、朋友少,喜欢窝在家里;

(4)阅读时间少;

(5)不动手整理自己的房间;

(6)早上起床后不洗脸或饭后不刷牙。

6、不恩爱夫妻的12杀手锏有哪些?

(1)指责,凡事都是你的错;

(2)辩护,凡事都是我对;

(3)冷战,故意忽视对方释放的善意;

(4)蔑视,看不起对方;

(5)经济封锁;

(6)赶出卧室;

(7)拉孩子成为同党;

(8)性惩罚;

(9)拉双方父母成为同党;

(10)恐吓,肢体暴力或语言暴力;

(11)破坏对方社会关系;

(12)互联网传播。

夫妻之间有个孩子,两人之间的“冷箭”都要先穿过孩子,孩子是最先受到伤害的。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祝福,就是夫妻恩爱。孩子需要爱的滋养和安全感。

7、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1)生活自理;

(2)待人接物;

(3)情绪能力;

(4)行为习惯;

(5)学习态度;

(6)心理素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