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要说的这个经验系列,只是针对短小型文章而言的。长篇的技法,网上有很多教科书级的创作经验,大家可以去搜。
而我写得这些,是个人经验,并不一定正确,如有不妥,欢迎各位在文末留言讨论。
上篇说了灵感,那么有了灵感,是不是就可以随便入笔了呢?
对于一名相对成熟的作者来讲,当然可以,一篇五千字的短篇,在灵感的作用下,一气哈成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甚至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突发自己都没有意料到的情节。
我在写《一塌糊涂》(收录在红袖出版的《狼情》一书中)的时候,一共两万字的中篇,就是一口气写下来的,写完了才知道累⊙﹏⊙。
短小文章,在初稿的创作过程中,尽量不要停下,要坚持做完,如果停下来,最大的问题是,可能节奏会变,你不知道再拿起笔的时候,精神状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有一个文友对我说,有一次他写短篇,写到一半出去应酬,回来以后,状态有了变化,整个文章就出现了明显的断痕,好像总觉得落下了什么东西似的。
我们对于自己的文章总是理解的更多,这就是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写得不错的原因。而假如自己都看出了问题,那么在读者眼里,这个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明显了。
为什么有的人写东西速度快,而我们却达不到呢?
我的经验是,初稿对于文字,语句的要求不要太过强求,千万不要去因为一个标点,一个错别字而停下思维,要确保文章的流畅。拿小说来说,这个时候,人物开始活起来了,但是还很虚弱,需要不停的把血液注入给他,让他站稳,让他强壮起来。
散文也是相同,此时的我们就像一名导游,游客刚刚进入了我们的解说词和景色当中,紧跟着我们的步伐的时候,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去做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
要确保所表现的人物,故事情节,情感的流畅度,成文后,读者读的才会过瘾。
至于那些病句,错别字什么的,都是后期的工作,精修是独立的一个环节,在初稿时不用过多计较。
一点小经验献给大家,本人也是一个普通的码字者,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指正和交流。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