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平昌冬奥会落下帷幕,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的演出环节,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请函,传递中国热情。相信很多人跟小编一样,在电视机前看完了这代表着中国的“八分钟名片”,并深深的感受到民族自豪感。
关于“8分钟”
奥运8分钟是每届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世界人民介绍举办国家的艺术文化精髓及体育强项,向世界传递本国名片。据最新资料显示夏季奥运会最早进行8分钟表演是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冬季最早是在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
在23届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的表演由我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张艺谋执导,其主创团队包括曾担任北京夏奥会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的“金牌策划”张和平,还有著名舞美灯光设计师,北京夏奥会开闭幕式、北京APEC欢迎晚宴以及多届春晚灯光总设计,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总制作人沙晓岚。
作为此次北京8分钟的主创人张艺谋总导演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个演出是一个全新的演出,希望它有科技含量,是一个现当代的科技型的表演,同时将科技手段和革新技术,跟我们传统的表演来结合起来,代表着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张艺谋团队以及背后的技术工作人员为我们和世界呈现了一个艺术与科技相融合,感性与理性并肩的盛会。
北京8分钟
——艺术与科技的一次山巅汇合
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认为,我们进入了一个由数字构成的,传输便捷的“比特”世界。“比特”就是“数字”,就是这些简单而奇妙的一个个“0”和“1”,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近些年影视创作和文艺晚会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数字化生存”的行列中。
为了塑造“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的典范,这次《2022相约北京》奥组委高度重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希望将中国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向世界展现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
抛弃“恢弘壮阔”“千人擂鼓”等大场面的人海战术,这次的表演阵容精简为48个,其中包含24名轮滑演员和24个机器人显示屏。轮滑演员们需要用他们优美的滑行弧度配合舞台灯光、地面投屏、背景音乐,演出效果仿佛是他们的优美舞姿勾勒出的一幅幅炫彩夺目的图画。
在8分钟中,24个机器人显示屏被称作“冰屏”,显示了一幅幅新时代中国的美好形象,并联系世界表达热情欢迎的主题。在技术层面,机器人的导航精准度也决定了整个演出的成功和失败,机器人不仅自身要准确敏捷的判断现场灯光和演员带来的干扰,还要配合轮滑演员演出,完成旋转摆动的各种动作。我们的这套人工智能系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文化输出彰显文化自信
“传统和现代是不能割裂的。我希望用现代手法、现代思维观念去表现传统元素。”沙晓岚透露,“就是将中国当前创造的辉煌浓缩到中国历史文化创意元素中去。”这一张张绚烂优美的线条图案可不是随便乱画的。
人类从远古时期以来就有原始的图腾活动,虽然起源可能是与巫术行为、氏族信仰有关,但经过上千年的鲜血和汗水的沉淀,已经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部分,是我们现代华夏子孙血液中不可磨灭的存在。也能理解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在知乎上看到有作者解读关于这次晚会上所呈现的图像文化含义,虽然不知道主创们艺术创作的真实意图,但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接受的环节中,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做自己眼中的解读。下面分享几幅来自《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朗博的解读:
👉这是闭幕式表现出来的“龙”的形象,知乎网友觉得像小孩涂鸦。
偏见来至于无知,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龙的造型来至于中国的夔龙纹。中国龙的形象在初期时候,没有那么狰狞。在玉器表型形式,夔龙纹更注重的线条走向和形式。
夔龙的特点就:是圆眼、方嘴、方形卷尾。请注意北京八分钟出现的龙的形象,它的尾部特征是散开的形状,呈现方形,与明朝以后的龙的形象截然不同。夔龙纹始于商、西周青铜器及玉器上,后被应用到明朝的瓷器上。
👉再看看凤的艺术表达,也许看起来不像是个凤凰,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凤鸟纹的特点。
也许你觉得这个图形很普通,但其实……
想看原文请点击如何评价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 - 知乎跳转到知乎原作者网页,小编怕侵权!!!
总之,小编看完后觉得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
在用全球化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方面,主创团队深知传统文化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根基。在这次8分钟演出中,我们不仅要向世界人民传递热情,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世界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文化,让所有看到这个演出的中国人都有一种骄傲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在像杭州G20峰会,平昌冬奥会等这类大型平台上,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无疑是成功的。但在这样的舞台之下,我们该如何让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出去?如何向世界打好中国名片?是值得我们不懈努力的事,国家的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