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新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天山南北激荡起一场涤荡积弊、重塑生态的作风变革。从力破“四风”到涵养新风,从重拳治标到长效固本,这场自我革命不仅清除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沉疴痼疾,更架起了党群同心、干群同行的连心桥。站在新征程上,需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化落实,聚焦“五维发力”:以治理效能提升夯实根基,以基层减负赋能激发活力,以民情直通车机制联通民心,以制度铁网筑牢廉政防线,以高效能治理护航发展,让八项规定精神如胡杨扎根边疆,在新疆广袤土地上焕发蓬勃生机,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注入不竭动力。
破“虚火”立“实效”,把形式主义赶出基层。形式主义如同戈壁滩上的“海市蜃楼”,看似热闹却远离群众所需。有的地方重“痕迹”轻“实绩”,将精力耗费在填表造册、迎检留痕上,导致政策落实“沙滩流水不到头”。根治顽疾,需建立“问题导向”考核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尺,压缩冗余报表、合并交叉检查,运用大数据技术穿透“数字泡沫”。更要以“解剖麻雀”的精准找出作风病灶,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让基层干部从“材料枷锁”中解脱,把双脚扎进泥土、把汗水洒在田间。
拆“心墙”通“血脉”,让为民服务直抵末梢。官僚主义是横亘在干群之间的“无形冰川”,消解着党的执政根基。某些部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看似作风转变,实则“新瓶装旧酒”。破除梗阻,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向“主动办”“上门办”“指尖办”升级,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的闭环机制。更要培育“俯身甘为孺子牛”的公仆意识,引导干部多坐群众炕头、多走牧区小道,在解决就医就学、就业增收等民生实事中焐热民心。
扎“篱笆”筑“防线”,用制度铁索锁紧作风。作风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须以制度之力防范“四风”隐形变异。针对“不吃公款吃老板”、电子红包等新变种,需织密“制度+科技+监督”立体防护网,健全公务接待、差旅报销等制度规范,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权力运行“云档案”,通过大数据分析捕捉异常“蛛丝马迹”。更要强化警示教育,将廉政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一线,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新疆党员干部的血脉基因,这场永不停歇的作风革命,必将在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征程中,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