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2.10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二〈为政〉》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2.10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4)廋(5)哉?人焉廋哉?”
【注释】
(1)所以:所做的根由。以,动机、原因、根据。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焉:表示疑问的代词,何处,哪里。
(5)廋(sōu):隐藏、隐瞒。有掩盖之义。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自译】
孔丘先生说:“看一个人言行所依据的原则,看一个人为达目的所采取的途径,看一个人平时的兴趣志向,这个人还怎样隐藏呢?这个人还怎样遮掩呢?”
【感悟】
看人要看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准则,要看一个人行事的方式方法,要看一个人行为的本心所在。孔丘先生的看人方法实在有些理想化,看着满含哲理,操作起来却百般不易。相人之术自古艰难,否则就不会有伯乐不常有的慨叹。好人不好相,坏人亦不好相,有时好有时坏的人,难道还能用百分比来衡量一下?往往这面看是坏人,那面看却是好人,人性复杂,好坏又怎能泾渭分明?
【后记】
近日看一图片,在京某一高处,上则蓝天白云,下则沉雾阴霾,令人胆颤心惊。倘若整日生活在尘霾里,又怎会知道跳出来便是青天?即便是知道了,又怎生能跳得如许高?还是安生地待着罢。
槐榆柳
2016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