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口语陪练老师,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学习口语三年多(遇到太多坑),终于实现了口语的自由交流,这是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误区:
1.多看美剧(一定程度上有帮助,但是不系统,无法形成语言逻辑)
2.不太注重发音,语音,语调(发音是语言形成的基础,语音语调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3.多背句子(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往往学习者背的句子没有场景带入,抽象,最后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4.过度看重纠结语法在口语中的作用(语言的形成其实是在输入大量语言素材以及思维转换后的一种脱口而出的过程,就好比我们学习中文并没有一直纠结于中文语法,哪怕是从来没有上过学的人却依然能随意交流)
5.多和外国人交流(口语的形成要一定的语言素材积累,否则卡顿,语无伦次的交流只是一种尴尬)
三年来我自己总结了语言学习方法,对口语学习过程中的误区深有体会,因为经历过英语口语从哑巴到流利的过程,所以我了解每个过程需要去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从中文到英语思维的转换。以及如何形成一门新的语言。
总结的五个步骤:
1发音(音标)
2听力(对生活语句的迅速反应)
3语素(解决想说什么,可以说什么,让别人理解你的表达)
4思维(解决如何说的问题,中文到英语的迅速转换)
5输出(真实的与人交流,形成新的一门语言)
这是我三年来总结的自己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最后我想说的就是要真正明白一门语言的形成过程,然后循序渐进,避免误区,如此在加上你的坚持,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