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远的背后带领》阅读第39天
第六部分:自我调整
1. 拥抱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愤怒能帮助我们守护好自己的界限,悲伤能让我们更接近爱和慈悲,而恐惧能让我们远离危险,但为了方便,我们通常将情绪分为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负向和正向就像中国人常说的阴阳,都是很正常的存在。孤阳不长,孤阴不生,如果一个人总是压抑负向的情绪,他就很难快乐和喜悦。那么负向的情绪,比如焦虑,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大概都听过这样的形容,“焦虑的母亲”和“缺席的父亲”。换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看,现代父母普遍焦虑的心态是必然的,上一代父母多数在温饱线上求生存,基本是放养孩子,而现在的父母不用担心温饱问题,就会从放养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关注。过度关注就会产生焦虑。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成长,探索自己,学习自我调整。终有一天,我们会达到那个平衡的点,达到真正的中庸状态,一个流动但不固化的状态。
当焦虑到来时,往往伴随着深深的无助,此时保持观照,看着这一切发生,知道自己在经历却又不是深陷其中,带着觉知去感受身体,不做任何评判,你会观察到呼吸的急促、身体的堵、胸腔的紧。随着这样的观察,身体就会慢慢放松下来。
如果你知道如何面对焦虑,那么其他的情绪都是一样的,不管是焦虑、恐惧、悲伤,还是小小的失落。当这些情绪出现时,不回避,带着觉知,就像旁观者一样,看着一切发生,不做任何评判,就可以转化这样的情绪能量。
我们通常都愿意向着光走,把阴影留在身后,但要活出自己,需要有转身面对阴影的勇气,在破碎中重生。有时快乐是肤浅的,但悲伤能带给你深度,去拥抱那些悲伤、愤怒和无助吧,因为它们跟喜悦一样,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