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病,我自己接触一些。特别长期被疾病困扰的,精神多多少少处于忧郁的状态,除非本身学医以及心理素质较好的,或许还能保持心态的平和。从某种意义上,慢性病是否能治好?这点我无法解答,也不敢下定义。我最怕患者问我什么时候能好?其实我无法确切的回答。本身有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家庭与社会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包括我也未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就中医药与针灸治疗,确实能改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食欲等。在内经也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用药治病,也不是十全十美。也是要靠本身自己处理好睡眠问题,子时(23~1)一阳生,每天超过晚上十一点去睡,体质肯定会弱,我也试过十一点后睡的,确实没精神,有时还会感冒。睡不着,闭目养神也行。
人用脑,脑就会处于充血的状态,用手,手也会马上充血,吃了食物,进入胃肠里,胃肠也会充血,手受血才能动,目受血才能视,脚受血才能行。如果人的精神力高度集中,久而不休息,就会发生脑出血。这也是有实实在在的例子。休息好,挺重要的。这个很简单,但好多人是做不到的,我有时还做不到。
还有饮食这方面,怎么饮。这点我想我也不用讲,我有时也做不到饮食有节,常常吃过饱,过冷。特别是夏天时,看似很热,多喝冷饮,非常伤身体,古人就此也论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天气越热,人体的热是往外散,热就气压低(分子间距大),气流是往外的,人体内脏的热气就少了,喝冷饮,把人体的内脏的热气变冷了。一冷,血络就堵,气化不能正常进行,心动就产生热,降不下去,往往表现热象,出现症状,找医生,不好的医生,就开寒凉药了,栀子,连翘,芦根,蒲公英,菊花等,没有一味顾护脾胃的,一吃就几个月,仲景用泻心汤,不过中病则止,还是浸泡的。而且用白虎,也有甘草,用麦冬还有粳米,用半夏泻心汤,还有干姜等。其实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见热清热。用药本身是有偏性的,往往认为中药无多少副作用,这是一般人的看法。还是要谨慎用药。就如,易经有句话说,勿药有喜,这句话针对乱用药说的。道德经还有一句话说,不知常,妄作凶。常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必须遵守。不遵守,就会有灾祸。我对这些也不够明晰,不然也不会整天写些随笔了。这不是妄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