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东西观 山崎正和

山崎正和

翻译  王志镐

我在纽约的大银行休息室里见过这种“竹筒敲石”。在被介绍的各种各样的日本古老文化中,这个简朴的竹子的响声,或许是吸引西洋人的心灵的东西。不过,在纽约的银行里人们过于匆忙,似乎不太有听完两次敲石声之间漫长间隔的惬意。比起这个来,窗外喷涌的华丽的喷泉,在这里更能作为水的艺术,令人的心情明显地得到放松。

流动的水,喷涌的水。说起来,欧洲也好,美洲也好,城市的广场上到处可见美妙无比的喷泉。只要去颇有名气的庭院,就会看到独具匠心的喷泉,成为其风景的中心。有名的罗马郊外埃斯特家的别墅等建筑,被数百个喷泉群落填满了。花草树木在这里只不过是点缀而已,而壮观而轰鸣的喷水造型到处林立着,使我惊叹不已。它们看上去就像巴洛克的雕塑一样,与其说是喷涌,不如说是更像是静止在发出声响的空间。

时间的水,空间的水。就像是很偶然才会考虑到这种事一样,在日本的传统中,像喷泉这样的东西也不多。热衷于制造潺潺水声,人造瀑布,修造水池来观赏水的日本人,直到近代为止都把喷泉之美弃之脑后。传统是很可怕的,即使在现在的都市里,日本的喷泉也还是不及夕阳的美。或许是由于这个原因,如论是东京也好,还是大阪也会,城市中的广场总让人感到呆板沉闷,缺乏表情。

也许是因为西洋的空气干燥,人们希望见到喷泉之水吧。也可以认为自罗马以来的自来水技术,对促进喷泉的进步非常有利。可是,制造了人工瀑布的日本人却不造喷泉的缘由,被认为不仅仅是这些外部因素。对日本人来说,水自然流淌的样子是美的,而不是经过压缩和扭曲,像粘土那样成为造型对象的东西。水作为自己来说,并没有固定的形态,对于无形态的东西,日本人也许具有与西洋人不同的独特的喜好。

也许是因为西洋的空气干燥,人们希望见到喷泉之水吧。也可以认为自罗马以来的自来水技术,对促进喷泉的进步非常有利。可是,制造了人工瀑布的日本人却不造喷泉的缘由,被认为不仅仅是这些外部因素。对日本人来说,水自然流淌的样子是美的,而不是经过压缩和扭曲,像粘土那样成为造型对象的东西。

不消说,水作为自己来说,并没有固定的形态,对于无形态的东西,日本人也许具有与西洋人不同的独特的喜好。佛教上有句话说“行云流水”,这种思想甚至可以说是被始于思想之前的感性所印证。比起对待外界的被动的态度来,它也许是积极的、不畏惧无形物体的心理体现吧!

看不见的水,看得见的水。

如果仅仅把感觉流动视为重要的事情的话,那么可以说,我们要实际感受水,就连看水的必要也没有了。只需听听断断续续的响声,把那间隙中流动的东西用心去间接地品味就可以了。这么想的话,也许可以说那个“竹筒敲石”是体现日本人欣赏水的行为的最高境界的装置了吧。

(摘自《高校国语》第一学习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