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谁能告诉我……?
丛林浪子/文
前日突然有人问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本人毫不犹豫地回答:“斯人。”对方也连连点头道:“我也记得是‘斯人’,可是网上……”
本人上网搜一搜,发现关于人教版的教材上,“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又已吵成一团。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是初中语文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一句话,本人至少朗朗上口地读了40多年,怎么今天变成“是人”了?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教版教材又闹笑话了。
本人想查证一下,40多年前的语文课本肯定找不到,但是在本人的记忆中,和当时的课本基本同步的文言文参考资料本人应该有几套。
今日小闲,马上去书房查寻。首先从书架上抽出了《初中生必背古诗文》;翻开一看2008年出版。心想,这本书中多半写的是“是人”而非“斯人”。果然,翻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该文中的确写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继续查找,本人书籍大都分类存放,很快又找到一部1979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古文选译(增订本)》和一部1979年版《初中高中语文课本古文选译(修订本)》。翻开两本书一查,没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在本人的记忆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读懂不难,当时的许多参考资料里没有收录。
本人接着查。又取出了1980年版《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这本书中还是没有这篇文章。
七、八十年代的中学文言文参考资料,本人应该有四部,三部都没有收录这一篇文章。
本人想了一下;第四部资料是上下两册,收录的初中古诗文最为全面……到底有没有 这一篇文章?本人手都有点儿发颤了,将这一套1984年版《中学古诗文对照译注(初中部分)》取在手中。定下心来翻看,在该部书的下册22页找到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篇文章。
本人迫不及待地翻开这一页读了下去:啊!“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本人不甘心地眨眨眼睛,仔细地看去,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我没有看错,是“是”人,不是“斯”人!
我真不敢相信,但是却不得不信……这部书出版于1984年,距今天整整38年;当时语文同步资料上,写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虽然是一部中学文言文同步参考资料,而不是课本,但本人并不怀疑当年教材编写者的严肃性。
难道,我们真的出现了记忆的偏差,这……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