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在家里像个孩子王,欢天喜地、叽叽喳喳,一出了家门,突然就不会讲话了,遇到人不愿叫,在学校里也不说话,不和他人进行社交,不论是小区的同龄人还是学校的同学,不会一同玩耍,还有些孩子会回避别人的目光,即便被欺负,也不肯开口讲一句话。
有的家长说:“我这个孩子是个窝里横,在家特别能说,但是出了门就怂出天际,一棍子也打不出一个字。”
有的老师说:“我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了,能听的懂、写的出,又不是有发声障碍,但是叫起来回来问题总是呆站着,面无表情,就好像在看地上的钉子一样,默默地直到你让TA坐下。”
通常一些小朋友出于害羞,可能见到陌生人会躲在家人身后,怯生生的。但是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不同,他们即便是同班多年的同学,也不见得会说一个字。
而他们与自闭症儿童或因语言环境变化导致的无法与周围人沟通的孩子也有不同,选择性缄默的孩子仿佛害怕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听到一般,无论你如何努力,可能最终还是无法让其发出声音。
在大部分人的思维里,既然你没有发声上的障碍,在家里也能顺畅地沟通,在学校也并不是处在危险或高压的环境里,为什么你就是不能开口说话呢?这只能说明:你不愿意,而不是你不能。
因此,家长可能会刻意将孩子带到社交环境中,强迫孩子叫人、聊天等,不停地催促:“你明明会讲话,为什么不说?你讲啊,就算只是问声好也是可以的啊。”
也有人会刻意制造刁难的环境,比如明知道孩子的需求却不满足,提出条件:“只要你讲出来,我就满足你。”而结果往往是孩子含着泪宁可忍受不被满足的委屈,也不肯说一个字。
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较难被发现,原因有三:
1、他们通常在家里表现自如,甚至可以与家人理论争执,而与家人一起在外社交时,往往会被误以为是“内向”、“腼腆”、“害羞”等,因此家长与其在生活中较难发现孩子的特殊之处。
2、在学校,特别是上了小学之后,一个班级那么多人,老师忙着管理教育那些吵闹的孩子学会安静还来不及,如果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听课,对老师来说,或许还是个轻松些的事情,因此对于安静又不会惹事的选择性缄默孩童,往往无法觉察到这是一个需要被关注到的特殊孩子。(特别是选择性缄默症本身并不属于常见病症,除非孩子的表现特别明显,否则也会被当做是“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的孩子”。)
3、选择性缄默症容易与其他症状共病,而被鉴定为共病的病症,选择性缄默成为附属产品不被重视。(毕竟除了不讲话,对他人而言似乎也没什么影响。)
越来越关注心灵健康的当下,自闭症、阿斯伯格、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都逐渐被大众了解,在我的执业过程中也越来越多人理解了这些都是需要被治疗或需要被干预、被修复的,但是对于选择性缄默症,在我十二年的经验中,也只遇到过屈指可数的两例,还都是因为有了共病,才被家长带来咨询,而咨询的主题也并不是选择性缄默症。用原话来说,家长认为“我的孩子会讲话,在家也很流利,只是在外面不愿意开口,如果TA愿意开口,一切都不成问题。”
是的,只要TA愿意开口,一切当然都不成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孩子无法开口。
TA有讲话的能力,也有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欲望,但是“我就是开不了口”,背后的原因:焦虑。
对于焦虑症,我们了解的很多,社交焦虑、广场焦虑甚至广泛性焦虑,也都有相应的治疗手段,但是对于选择性缄默症,又有了很大的困难:患儿往往在与咨询师建立关系上就充满焦虑而导致无法进行工作,当与咨询师建立好关系,再去改善缄默场景的状态时,又是一段非常费力的过程,并伴随着患儿的抗拒。
在目前可查文献中,选择性缄默症的患病率在儿童群体内不足儿童总数的1%,多发于3-5岁,女孩患病高于男孩,比例为2:1,表现为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如学校,有陌生人或人多的环境等)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治疗方式因人而异,由于本身患儿基数较低,可查有效文献不多,但基于疾病原理,可考虑艺术治疗、游戏治疗等非言语的表达性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