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提起“家暴”这个词,我们眼前大多会浮现出男人凶狠的铁拳与女人无助的泪眼。据统计,约有24.7%的中国女性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每年约有10万个家庭因为家暴而解体。
但今天刷爆朋友圈的一条新闻,终于让“家暴”这个词在广义的大众语境中不再是男人的专利:
男子陈某2002年与妻子刘某成婚,婚后仅一个月,刘某的一个耳光就开启了陈某被家暴的生涯。在接下来的十三年里,丈夫陈某频频被妻子刘某殴打,可他因为怕别人说三道四始终选择隐忍。然而生活的不如意、儿子对他的轻视却使他的内心极度苦闷,几乎产生了抑郁症。
●●●●●
攻击性是人类的天性,男人和女人尽皆使然。只是,男性因为雄性荷尔蒙的缘故,身体素质与攻击性都较女人而言更为强大。而且在此影响下的社会意识形态,也都一直将男女定义为“男强女弱”的模式。这就使得大家习以为常地认为,男人是强力的,而女人是软弱的。
但实际上,用强力的方式控制他人,对生活产生掌控感是每个人都可能采用的防御方式。若一个人将自身的价值感和安全感建立在对周围环境及身边人的掌控之上,并且TA在内心认同“弱肉强食”的法则,那么,当生活压力较大,或者TA需要加强自身的价值感与安全感时,TA就会本能地想要通过最契合自身的方式来宣泄情绪,提高掌控力。这时,TA就有可能对身边的人举起自己的巴掌。
●●●●●
我也曾给一个类似的来访者做过咨询。
一位极其苦闷的丈夫找到我,说自己想要离婚,原因是他的妻子只要一与他有意见分歧,就很容易情绪激动,怒发冲冠。而她只要一发火,就会抓起手边的东西朝丈夫直接砸过来——无论她手边的东西是食物、碗碟,还是刀子。丈夫每次都只能在她的攻击下抱头鼠窜,唯有连连求饶才能让她偃旗息鼓。
他已经不止一次想过离婚,但根本没法和妻子谈——只要一谈,家里的锅碗瓢盆必然就要遭殃,妻子甚至威胁要上他的单位去闹。他也曾想向相关机构求助,但与此相关的除了110就是妇联。他一个大男人,既不可能报警把妻子抓起来,也不好意思进妇联寻求帮助。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来找心理医生。
在和他的交谈中我发现,他的自尊水平被打压得非常低,对他人也产生了回避与提防的表现。
而且,他们的儿子与父母关系都不融洽,儿子厌恶母亲的暴力,对父亲有怜悯和同情,但同时也混杂着恨铁不成钢的鄙视。他说儿子现在一发起脾气来就喜欢打自己,根据我的分析,这应该是因为孩子不愿像母亲那样对他人诉诸暴力,但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养成了采用暴力宣泄情绪的行为模式,因此有情绪时无法对外宣泄,只能对内自我攻击。
●●●●●
显性的家暴不仅对伴侣造成巨大的伤害,对下一代的影响也非常恶劣,因此一直是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根据我在工作中的观察,隐性家暴的危害比起显性家暴来说不遑多让,而且它因为范围广泛、性质隐蔽而更难为人所察觉和重视。
我个人将“出言不逊,经济管控,人身限制”这三大行为归类至隐性家暴的范畴里。在很多家庭里我们可以见到,当夫妻发生矛盾时,其中的一方会破口大骂,频频翻旧帐,甚至不惜拿最令人痛苦的往事来刺激另一方。正所谓“最爱的人伤我最深”,家人正是因为亲密,所以我们往往会对他们抱有更大的期望和更低的防御,也因此在受伤时更加痛入骨髓。
而经济管控与人身限制虽然不像出言不逊那样直接刺痛人的神经,令人抓狂崩溃,但同样会造成家庭中夫妻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使两个人心生罅隙。
原本家庭应该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财政事务都该由两个人共同协商处理。但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婚后丈夫工资卡上交,每月由妻子发零花钱的现象似乎越来越普遍。
●●●●●
君不见,在喜庆的婚宴上,司仪们经常喜欢用这样一个问题来调侃新郎:“结婚后家里的钱谁来管?”新郎一句“老婆管”让在场的亲友们都笑开了花。
同样发人深省的还有这样一类调侃丈夫的玩笑:“犯了错之后跪什么?”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回答里,有跪键盘的,有跪主板的,有跪榴莲的,甚至有个段子活灵活现地描述了岳婿二人就如何完成花式跪遥控器的任务互相传授经验的过程,其脑洞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内容当然绝大部分都是搞笑的段子而非现实,但夫妻中的一方被另一方人身限制、财政管控的情况却是屡见不鲜。对方似乎成了TA的附属品,必须要受其管制,否则就是犯了大错。
●●●●●
有很多人因为害怕动摇婚姻,便逐渐被对方的这种价值观“洗脑”,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愧疚感和罪恶感,共同将婚姻变成了禁锢心灵的牢笼。但潜意识中的反抗和攻击性却是无法被完全压抑的。
一个人若在人身自由和个人尊严上受到伤害,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在其他地方找补回来。于是,我们常常在问题婚姻中见到“越骂越忘,越管越坏”的情况出现。
这些半真半假,但流传得越来越广的玩笑,其背后的现实不容忽视。有人说,家暴和出轨是婚姻的头号杀手,但就像家暴不止是男人的专利那般,我们也不该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模式,而要把“家暴”的定义适当拓宽,去关注婚姻中同样会造成巨大危害的问题。
—END—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初心客厅心理疏导平台”。
来源:初心客厅心理疏导平台(xinlishudaozixun),联合国际心理协会,打造“线上心理疏导,线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