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日更NO.29
昨天,小芳在同学群抱怨:“为了孩子,掏心掏肺,青春期的孩子却说,少管我! ”, 马上引起共鸣。有的说:“孩子情绪上来就要离家出走,不和父母说话,成绩一落千丈……”
父母们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突然变了,变得琢磨不透。以前在小学阶段挺懂事、听话的,进到初中就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很难理解,甚至出现很多毛病,比如:玩手机、沉迷游戏、厌学、早恋……
究竟发生了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爆发性的问题且变得难以沟通?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主要是因为孩子们遇到了以下几个挑战:
一、自我形象的确认
青春期孩子第一个挑战是自我形象的确立。这个自我形象不是外在形象,而是内在形象。
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希望知道自己是独特、有个性、能活出自我的、想法多变。
自我形象确立的表现是:他们经常问常问自己“我是谁?我好不好?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我怎样才能独一无二?别人是怎么看我的?我值得被尊重被爱吗?”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否认甚至攻击这一点,孩子就会去挑战我们,证明我们说的都不对,他不是这样的。
如果孩子的自我形象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确认,他们就会去模仿,到处去找偶像学习。
他们模仿的偶像是正面的、以良好习惯的可以帮他安全度过青春期。如果遇到有个性、负面的,这个孩子有可能走歪路。
我们父母怎么办呢?最好是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看到我们是怎么为人处事的。
同时我们可以多与孩子谈谈梦想,即使不合理,也不要急于纠正,允许独特性。
跟孩子谈梦想要注意:不要太认真,不一定是要成就什么大事业,而是他自己是为社会有贡献的,感觉到他是有价值的,他喜欢的、热爱的。梦想不是拿来实现,而是拿来点燃希望的,多创造与孩子有趣的沟通才是关键。
二、情绪敏感且强烈
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发现他们的情绪起伏跌宕。这是正常的,也是他们生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一会激情洋溢,一会失落孤独;一会喜悦,一会悲伤;情绪如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充满活力,对一切都感兴趣,但情绪敏感多变。
其实,孩子在情绪反应过后他们也很内疚。孩子情绪强烈敏感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而不是批评指责、控制压抑孩子的情绪。属于这个年龄的正常表现,给孩子足够的表达机会,让青春生命的独特性去绽放。
三、想要参与到社会中去
青春期的孩子要发展出他们的社会性。他们非常在乎朋友,在乎朋友甚至比在乎父母更多,我们不要吃醋。这个时期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期,他们怎么跟外界连接,能够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多体谅别人、理解他人,获得幸福感。
这也是王者荣耀游戏火爆的原因,是一款联机游戏。和别人玩游戏,有了各种圈子。孩子们打的不是王者荣耀,而是青春不可或缺的社交和友谊。
孩子玩游戏,是在玩人际关系和圈子,他们需要找到连接同龄人的话题。他们内心渴望有人和我在一起,有伙伴,害怕被群体孤立。
青春期孩子注重发型、鞋子。因为穿了校服、只有发型、鞋子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他们会对这两个部分特别关注。我们要理解、接纳,而不是挑剔,觉得他们爱美、虚荣。
他们的心理特点:非常在乎人际关系、情感关系,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打游戏的背后是渴望建立和同龄人的共同话题;对衣服、发型、外貌的注意不是因为虚荣而是对自己社会形象的探索,既然不骄纵也不打压控制而是和善而坚定地需要给与一定的引导。
四、追求冒险与创新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喜欢冒险、创新。这个世界之所以让他们着迷,就是因为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他们想从中得到一种新的活力,希望看到更大的世界。因此他们会对很多事情持开放的态度,想去了解更多,看到不同的自己。他们从中感觉自己是有活力的,是有生命力和价值的。
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冒险精神,对改变具有开放的态度,生命力旺盛,渴望被认同。
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做父母的学会放开、信任孩子。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避免安全隐患。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它既有扩展生命边界的任务,同时又要避免迅速超速行驶,对我们父母真的是充满了考验。所以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学习新方法、引领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