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送我上学好吗
跑完步回来,女儿刚好起床,奶奶在给她穿衣服。
“早上好,妞妞!”我走到沙发上坐她面前。
“妈妈,早上好!今天你送我去上学好吗?”
说完满怀希望地看着我,看我我心理一颤一颤。
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我很想送她去上学,但如果送她上班就会迟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现实摆在眼前,但我还是不忍心拒绝她的提议,这个要求不过分,只是想要妈妈陪着上学而已。
到底该怎么办?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
婆婆看出我的困境,主动解围。
“妞妞,妈妈要上班,奶奶送你去上学!”
女儿停了一会没说话,眼里的光却慢慢暗下去,她没再提这件事。
孩子虽小,但很懂事,她知道妈妈上班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过多纠结没用,所以不吵不闹。
但有时也正是这种懂事,让我心疼,更加愧疚,为什么不能送送她,每天早上她去上学我上班,晚上回来玩一会,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工作,很多时候我没办法陪她。
感觉自己陪孩子太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境,身边已婚已育又在上班的女性朋友大多能理解这种心情。
这不是最要命的,关键是有时我们会以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个好妈妈。
陪得少照顾少,就不是好妈妈,觉得自己很失败。
这也是社会对女性的评价:要能工作也要能照顾好家庭。然而人的经历有限,顾此失彼是常态。
实际上,没人能给对好妈妈进行定义。
仔细想想,做为母亲,如果能尽到自己的能力去陪伴和照顾孩子,这就足矣。
总追求做一个完美妈妈,拿自己和别的妈妈比较,这样很辛苦,孩子也不见得领情。
承认自己有些事做不到某些方面做不好,生命就是会有遗憾,反而大家都轻松。
再者,母亲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不是女性人生的全部。在成为母亲之前,我们先要做好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
以孩子为中心,自己不去成长改变,最终会失去自己,这样的爱也是不健康的。
问题出现了就解决,比如陪伴这件事,我们还是有很多办法可以想的。
1.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
在职妈妈陪孩子的时间比较有限,这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在陪伴的时间里最大程度利用这段时间,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比如:和孩子在一起时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陪他玩游戏,看动画片,读绘本,参与到他的世界中去,积极交流分享感受。
如果不专心、不投入,天天陪着,对孩子的成长也未必有好处。
2.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如何才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
当你的能力越强时,能安排的自由时间就会越多,所以工作的时候要专心,不要三心二意。
工作没做好,能力没提升,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能够陪孩子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
3.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当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知道父母一直在爱着自己时,即使不能每天陪伴,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也会减小。
最近我常对妞妞说:“妞妞,妈妈爱你!”
说这句话,不因为她做了某件事,或者说了某句让我感动的话,而是我想让她知道我一直爱着她。
常说这句话的好处是,当我们要分离时不会产生太强的分离焦虑。因为她知道,妈妈爱她,即使没有在一起。
陪伴是为了什么?
陪伴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当我们对孩子进行高质量陪伴,同时不断提升自己,也时常向孩子表达爱,陪伴带来的困扰会越来越少。
陪伴是共同成长,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