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课堂上曾经讲过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无知-自知-觉察-习惯,(2)思考并理解:只知道自己在井底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觉察到对当下状态的不满,它还是不会往外跳;(3)切记:促使一个人做出改变的不是环境而是因对环境不满而产生的欲望!
井底之蛙在外界的告知下,觉察到了自己在井底的狭隘和渺小,那么,它之后的选择是什么?是继续安然舒适的享受这个狭小但是安全熟悉的空间,还是尝试向外面攀爬,忍受下落的挫折,面对广阔世界未知的危险,尽力离开这个环境,实现自己的成长?
咨询的效果,通过对认知的改变来指导行为的转变,行为对认知和情绪的反馈调节,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觉察了却没有行动,中间究竟差了什么?
就目前的知识结构来说,我能想到的有:
1.动机水平不足
2.目标不明确或缺乏诱惑
3.原地不动有足够的安全区域
4.不适感尚弱,没有改变的欲望
5.从行为的内心体验来说,缺乏有效的奖励
6.缺乏自信,对行动可达成的效果无信心
7.将成功归因于幸运,失败归因于自己
目前想到的这些,首先需要确定来访者是求助者,对于自己所在的境地有觉察到不满和不适,有想要改变的欲望,也就是动机的具备。在启发的过程中,怎样让求助者觉察到自己的负性思维,比如将失败的内归因、自我评价过低等等,这是第一层次的从无知到自知的过程。当了解到自己的情绪的缘由,与触发情绪的情境相区分,将无法改变的情境,转变为可以操作的想法,才有改变的可能。如果了解到负性自动思维,对应对的想法和行动进行指导转变,每一次微小的进步所带来的内心体验就是最好的奖励,于此觉察到自己可以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从刻意到习惯,习惯之后,自动思维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还有一种情况,在井底,觉得不满,想出去,却不行动,是不是井底有什么让其留恋?曾遇到有个学生,品学兼优,毕业想留在南京就业,也考的非常好,但是其母亲(单亲离异)想让他回到家乡,威逼利诱、痛哭流涕,让学生感到非常痛苦,但是他给自己设了很多条件,只要有一条不达成就直接回家,幸运的是所有的条件都达成了,他也觉察到自己害怕不听话的话母亲就会生气到不要自己、断绝关系。虽然这种严控的母爱让他感到痛苦,但是他也从这种严控之中才能体会到被爱,体会到自己是被重视着的。觉察之后,便开始反思,改变了只有顺从母亲才会被爱的认知,虽然最初也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留在了南京,但是母亲的态度让他感到惊喜,母亲虽然有些失落但是仍然祝福,随之母子关系更融洽和健康。
从知到行,中间少的是什么?还不够惨,认为自己只能惨,或者,太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