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维基百科,拟人化偏误指的是”人用基于人类的模式来推测非人类个体的特性以获得关于环境更高效的判断,即使这些推测并不总是准确“。英文维基原文在这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hropomorphism#Foundational_research
说人话就是把不是人的东西当成人,用人的(主要是心理)特征去解释其它事物作出某些行为的动机。
人们非常愿意把这些解释为小动物在”守护同伴“,而实际上,燕子在奸尸,狗在埋食。
为什么我们愿意把事物看成与自己一样的人呢?
首先是我们的认知过程,不是“观察—归纳”式的,而是从一开始就认为按次序发生的事物,是有因果的。比如鸡叫了之后天亮了,我们会认为是因为鸡叫所以天亮。这种模式在对六个月大的孩子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其次我们的归因有意向性归因的趋势。“意向性归因”就是说我们认为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有一个主动意志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推动。我们认为所有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大到地震洪水是神灵为惩罚世人罪过,小到认为事情做不好/不顺利是因为有人搞破坏/水逆/坏了风水。Fritz Heider和Marianne Simmel的实验中,展示了一段几个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这样的纯粹几何形状)在屏幕上以不同速度和方向跑来跑去。抽象成这种程度,志愿者们看完居然能总结出“大三角形在欺负另外两个形状”,可那玩意根本就没脑子,不是生命体。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知识是建立在关于人的知识之上的。我们从与父母的互动中分离出自我,判断外界环境。认识人类以外的事物也是通过自己与事物间相互关系(触感、拿起、推开)。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解释方式是建立在以人为视角的基础之上。意向性归因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更容易找到一个系统1能够接受的解释,关于这点我没有进行更深的了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论文。
心理学家Adam Waytz与他的同事建立了一个三因素模型:
知识储备 所拥有的可以用来解释事件的背景知识,比如鸟类智商,鸟类如何交配,动物行为学的知识
效能 理解并与环境互动的需求
社会性 建立社会关系的需求。交个女朋友,还是养条狗。——何勇
当知识储备低而效能与社会性需求高的时候,人们就会倾向于使用拟人化来解释。
当你明白世界不是围着你转(低效能需求),而且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知识储备)时,你会选择接受虽然无法理解但摆在那里的事实。当有说服力的证据不足时,你会更愿意选择一种看上去很感人的解释。
拟人化偏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拟人化偏误会在找寻真正原因时误导我们,我罗列了一些可能的例子,分析之后发现,核心原因还是意向性归因。而意向性归因的影响范围远不止拟人化偏误这一种表现形式。
意向性归因产生错误结论会有两种情况:
-
因果关系中不存在意向
在无序中寻找模式,不能接受随机结果。
无论是人生还是商业决策,最初的决策与最终的结果间都不是直接对应,都由可控部分与随机部分叠加组成。从来不存在”因为XXX看好A产品,采用了B市场策略,成就了今天的巨头“这种事情 。
忽略这一点,各种分析、复盘基本上就是看龟甲裂缝寻找启示。
-
存在错误的意向。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各种推测中最不靠谱的就是对动机的推测。你认为你可以从种种迹象中推测对方的心理活动,但与事实的差距跟农民认为皇上的生活就是用金锄头差不多。
我要毁灭你,但这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