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0 觉察日记D6 孩子教育

【今日觉察】

1. 目前对改变内在逻辑的理解,你对自己的现状有什么新的发现?

对孩子教育有种期望:希望通过学习,找到一种正确的方法让他成为一个完美的孩子。

于是每当反复不断出现新问题的时候就焦虑不安,明明照书养的,为什么会总是出问题呢?

心中有个信念:“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长”。

于是开始自我怀疑,一定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把孩子的一切问题全部归结到自己身上,不断陷入自我否定当中。

2. 那些重复的模式曾经给你带来怎样的价值?

遇到一个数学难题,通过学习找到一种方法,我就能解出一道题。

我可以设计一个程序,让机器按照我要求轨迹运行,从无差错;一旦出错,一定是我的某处设计出了漏洞,找出并修复它,机器一定又能完美的运行。

从学生时代到工作,一个问题对应一种解决方案;而且凡事都由自己意志决定,决定自己考多少分数,决定机器运行方向,这让自己觉得问题都很简单,自己也很享受这种完全掌控的感觉。

3. 现在又有什么影响?

对于孩子,我仍然以对待静止物体的观点看待他,以为自己学了正确的方法,他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忽视了孩子成长其实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变化就新问题。就像自己现在也仍然有困惑一样,孩子既然要成长,那么必然就会有接连不断问题。

而我也忽视了孩子他是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台机器。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断,是绝不可能像设计的机器程序一样按照既定轨迹运行。也正是这样,我们对孩子才有无限的想象。

我如果执着的认为他一成不变,那么出现问题我必然会焦虑不安;如果我认为他是自己设计控制的机器,同样出现问题我会自我怀疑,以及对孩子抱有愧疚之心,这些都将时时蒙蔽我的双眼去真正的看到问题。

4. 如果你想发生改变,你想改变成什么样?

如果孩子再次遇到困难出现问题,我希望能以平静的心态去看待,认可这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同时也要明确那是孩子的问题,必须由他自己去探索,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不是由我试图去寻找各种办法去解决去消灭。

5. 你觉得可以怎么做,让这样的改变发生?

记录孩子生活点滴:看到孩子的成长,认可孩子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记录他的成长过程,记录他的每一点一滴变化,以及他解决的不同问题,给自己信心相信他,允许他的试错过程。

陪伴支持孩子:当自己有信心,再次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将更有力量在旁边陪伴他,理解他,支持他,而不是替他解决问题。

补:清理上面思路的时候感觉头发掉了一大把,发觉儿童教育是个多么伟大而又复杂的话题,我尚且走在自我教育的路上,我也知道需要自己看见的远不止这两点。但每看清一个点,整个人就轻松一些,感恩孩子给我带来的困惑,如果不是这些问题,我不会持续不断的学习,我愿带着困惑在孩子教育路上继续摸索前行。

----jessica回复:给自己信心,相信他允许他试错--这是最好的陪伴和支持。设想几个现实场景吧~抱持这样的意图,具体会怎么说?怎么做~


【孩子成长趣事--母亲节】

早餐时间,老公说起今天是母亲节,还故意问对儿子要不要送我礼物。

儿:“我早就知道了,昨天我们小朋友已经讨论过这个事情了,而且妈妈又不是母亲。”

哟,这小家伙没有想到我啊,没有太大的失落,就是对他的想法感到好奇:“那你理解的母亲是什么意思呢?我不是母亲嘛?”

儿:“你是我的妈妈,母亲不是一个妈妈,是所有妈妈的总称”“哦,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

吃完饭看儿子又去捣鼓他昨天晚上弄得纸盒子去了,没一会儿,他把那个奇怪的纸盒下面带着塑料圈圈的东西递给我:“妈妈,这个是送给你的拉杆箱礼物”

我:“哇,还真有礼物,还是手工做的,我太喜欢太感动了。”

儿:“有的小朋友说他给他妈妈买了手机、买了项链。”

我:“啊?这些我都不需要。我觉得你肯花心思肯花时间,这个对我来说很重要。”

儿:“嗯,钱谁都有的,(小孩子)又不是自己赚的钱,大人又不缺钱,缺的是这个心意。”

哈哈,小家伙本身就是我母亲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其实每逢节日,无论小家伙是否理解,他都会做一个手工给我。

他问我:“妈妈,为什么我没有收到礼物啊?”“啊?”“就是情人节啊”

我:“可是情人节过去了,是2月14号呢。”儿:“哦哦,过去好久了。”

我:“对了,你知道情人什么意思嘛?”

儿:“嗯,就是喜欢的人啊,妈妈难道你不喜欢我嘛?”

我:“啊,啊,喜欢......”

又出一个难题,明年情人节真的要送小家伙礼物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