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乱落纷如雨

唐诗欣赏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注解:

(1)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2)凉月:新月。

(3)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4)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5)棹歌:渔民的船歌。

(6)三日:三天。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此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啊,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代表作。盛唐时代,优秀诗人之多好似满天星斗,熠熠生辉,戴叔伦便是其中闪耀的一颗,他一...
    管霆阅读 1,165评论 0 6
  • 主讲/ 边义 第三讲 山水诗的景观构成 1、山水诗中的人文关怀 山水是自然的山水,也是历史的山水。山水有大自然的天...
    舞蝶儿阅读 1,819评论 0 5
  •   门外,目光所及之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傍晚,一只不知名的小鸟,跌跌撞撞地飞向阳台,还没来得及和雪夜造访...
    宇宙飞行者阅读 431评论 0 0
  • 第 0001 题:做为 Apple Store App 独立开发者,你要搞限时促销,为你的应用生成激活码(或者优惠...
    海上牧云l阅读 706评论 0 0
  •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我躺在床上,手捧一本心爱的书,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各种物资都不怎么流...
    天雨琦缘阅读 3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