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都读过一本叫做《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的畅销书。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是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他在书中介绍的核心理论就是:天才的成功源于正确的练习,刻意练习是提升技能的最有效方法。简单解释一下,刻意练习就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训练,改造我们的身体和大脑。
而我最新读完的这本——《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的作者大卫·爱泼斯坦,可以说是完全站在了艾利克森的对立面上。爱泼斯坦认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通才而不是专才,是知识和经验的广度,因此尽可能多地去尝试比刻意练习更加重要。
在这个“变化的邪恶世界”
爱泼斯坦把当今这个世界叫做“未知邪恶的世界”,因为它的变化让人捉摸不定。邪恶世界的变化及其迅速,面对全新的问题过往的经验甚至可能完全派不上用场,未知让一切都充满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上来就做刻意练习不仅可能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甚至有可能让你偏离正确的航道。
当然,面对变化莫测的条件,你已有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无用,而是需要用对方法。首先,解决问题需要将陌生问题和已知的经验进行类比,找到关联性,然后再尝试推理找到解决方法。其次,当你拿来类比的知识和问题本身的差距(类别)越大,你的解决方案创造性也就越高。表面或者细微之处上看起来,两者之间也许毫无关联,可是从宏观、抽象的层面来看,思考的视野就被大大拓展。因此,当你的知识广度越高,你所能用来进行类比的内容就越多,因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屠呦呦。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了解到她并没有特别“优秀”的背景,比如研究生学历,又比如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资格。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最关键的灵感,来自两千年前的医学文献《肘后备急方》,她从一句话中意识到温度是保留青蒿有效成分的重要因素。历史典籍和医药本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可是当屠呦呦在特定的背景下进行关联思考后,她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解锁密码。
那么,如何拓展自己的知识、思考的广度呢?作者的答案很简单:多尝试!
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在前面,我们了解到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也即是外部环境变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同时也在时刻发生变化。我们的经验增长了,我们成长了,我们遇到了新的事物,我们对于周遭一切的看法和喜好也随之改变。我们可以默默在心里问一下自己,你清楚了解现在的自己吗?你现在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有明确的答案,那么恭喜你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知。如果你的答案并不那么肯定,那么不妨试试作者的建议,在生活中多多尝试。参加活动、认识朋友、完成任务、体验新事物,这些都能够成为你了解自己的一个个坐标。
举个简单例子,学习一个新的乐器,看看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如何,手指的灵活度如何,学习的速度如何,更喜欢自学还是跟着老师学习……每一种尝试,你都会得到很多感受和结论。复盘后,再调整自己,就可以不断接近自己的真实内心。相信你会明白,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你到底想要什么。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存在无数个可能,尝试是发现可能性的唯一方法。在这些经历中你完成了自我发现和探索,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就是拓展、丰富了自己人生的广度。这些经验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成为你制胜的法宝。
作者的一点建议
在我们脑海中,一定有着和“水滴石穿”类似的大量词语,比如:磨杵成针、积习沉舟、绳锯木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等。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发现自我、找寻方向才是整个过程中的第一环。只有找准了方向,积累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才有意义。
我很赞同作者的建议,不要害怕自己落后他人。每个人的内外部条件都不尽相同,所以个体之间完全没有可比性。你是走在自己的探索之路上,参照物始终只有你自己,慢一点也没关系,保持自己的节奏就好。
阅读不止,记录点滴。
我是柠檬,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